《自我的誕生》筆記:自我的形成與理論模型

這一講,從瑪格麗特。馬勒的理論出發,在精神分析層面,來解釋自我的形成原因。

自閉期(嬰兒出生一個月)

這個時期嬰兒剛與母體分離,雖然肉體已經出生,但是嬰兒依然活在一個自閉之殼,對外界還沒有表現出興趣。

共生期(1-6個月)

這個時期的嬰兒,他們處於全能自戀中,覺得自己是神,自己發出的任何需求都要得到及時滿足。但是他們又是虛弱無比,所以需要和母親共生在一起,才能實現自己的需求被滿足。

這個階段的嬰兒,會覺得我就是媽媽,媽媽就是我,我和媽媽是一個共同體,身體和心理都是連在一起的,這被稱爲母嬰共同體。

分離與個體化期

分離:指身體上的獨立;個體化,指心理上的獨立。

孩子的獨立能力越來越強,基本能完成自己喫喝拉撒睡玩,同時與媽媽逐漸分離,直到母嬰共同體瓦解。

嬰兒不斷向外探索,不斷受挫,情緒越來越豐富,語言能力提高,母親這個客體開始內化,養育良好的情況下,孩子會在心中“住下一個愛的人”。

這對孩子以後獨立,競爭,強大提供了一個心靈基石。

這標誌着孩子個體化自我的形成,意味着孩子有了一個“內在的我”,而心中住下一個愛的媽媽,意味着孩子有了“內在的你”。

心靈成長的過程,就是不斷將外在的事物不斷內化的過程,當內化完成,就會對外在的事物沒有那麼執着了。

比如,沒有將母親內化的孩子,無論去做什麼,都希望媽媽陪着,無法離開媽媽,對媽媽的需求非常執着。

個體化自我沒有形成的孩子,對“我”對意志有一種偏執的堅持,不能容忍自己的意志被否定。

只有個體化自我形成,“心中住下一個愛的人”,孩子才能進入俄狄浦斯期,更好的進入三元的世界。

個體化自我的形成,是孩子能展開競爭的基礎。在俄狄浦斯期,男孩與父親競爭,女孩與母親競爭,在這樣的競爭基礎上,孩子學會更有彈性的合作與競爭。

有了這個過程,一個孩子到社會上,才能更好的構建其他的競爭與合作,最終構建自己的生活。

綜上所述,自我的形成,先是從自戀之殼,進入到母愛懷抱,再從母愛懷抱,進入到父母構建的家庭港灣,再從家庭港灣,進入到社會熔爐,最終突破熔爐,進入到無限世界。

如此對比分析,我的自我停留在了哪個階段呢?剛纔有個概念,深深觸痛了我,那就是“分離與個體化”。

分離:指身體上的獨立,這一點我很強大,從小就特別獨立,自理能力遠超同齡人。

個體化:指心理上的獨立,這一點,我猛然發現,自己的心理年齡可能還不如一個三歲孩子。

我想,我出生的時候,應該不是被“生”下來的,可能是被“摔”下來的,我的殼一直都是支離破碎的。

從小被留守的經歷,讓我的心中也始終沒有住着任何一個“愛的人”,我抱着一堆破碎的殼趕路,尋覓,尋找一個棲息之地。可是身後萬家燈火,沒有我的歸宿,還終日惶恐,生怕再來什麼力量,把我這殘存的殼摔個稀爛,所以我缺乏安全感,很難放開自己徹底信任任何一個人。

所以,要找回自我,先讓自己的自戀迴歸,相信自己是好的,是值得的。然後心中“住下一個愛的人”,無論“這個人”是自己,或者是孩子,寵物,戀人等都可以,努力走出去,去鏈接更多更豐富的關係。

抱抱自己,希望自己將自己能夠重新孵化。

孵化的過程中,先嚐試着儘量滿足自己的需求,建立自己的邊界,我是好的,是值得被愛的,是配得上的。

只有我們看見了自己,才能看見別人,懂得了如何愛自己,才知道如何愛別人。一切的出發都是爲了迴歸,而找到自我就是旅行的終點。

現在的自己,已經下落不明,不過請你不要放棄,你已經走在愛自己的路上,願你最終找到你自己,最終和這個世界親密有間,疏而不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