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程序需要你(至少)寫兩遍

最近這些年,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轉向敏捷開發。各種敏捷開發技術並不新鮮,大多是在80  90年代發展形成。但只是在最近這些年,程序員和(更重要的是)一些商業顧問,架構師,客戶開始變得喜歡和擁抱敏捷開發。

進化中的需求

現在的一種普遍的認識是,在開始編碼前,你不可能把所有的需求都寫完備。這些需求的確定是一個逐漸發展進化的過程。使用短開發週期 /springts,我們一步步的開發程序,使用多次迭代的方式完成從客戶方得到的最新需求。這些都是基於一個進化的思想。就像生活中,我們總是通過一步 步的改進來達到最好一樣。

進化中的代碼!

可是,這就完事了嗎?如今大部分的程序員都認識到了需求必定是一步步的挖掘出來的。但他們卻忘了自己的工作!?他們仍然認爲他們的框架和架構在項目開始之初就定型了。同樣,代碼一旦寫成,程序就完成了… 不是嗎?

。以我的經驗,所有好的程序都至少要寫兩遍。第一編是你過於倉促,不能很好的理解需求、實現需求。不錯,當看到了某種業務模式,我們知道要提煉出方法,圍繞着它實現業務職責。你最終寫成的代碼是非常好的,但,它不是優秀的。

在我們目前的項目中,幾乎所有的重要功能模塊都從頭重寫過數次。慢慢的但明顯的,代碼變得越來越好。一旦你對某段程序做了第三或第四次增補,或又找 到了一個bug,你能感覺到這程序什麼地方有異味。你開始躲避觸碰這段程序,你爲不需要在處理這段程序而高興。當有了這樣的感覺後我會怎麼做?我會刪了這 些代碼。

可是… 可是… 這樣你就要完全從頭開始了!?

你又錯了! 當然,IDE裏空了,代碼全沒了,也許一些測試程序會存留下來。但你卻對你的代碼應該做什麼有了紮實的認識。你也知道以前這段代碼是什麼樣的,你知道它以前的內傷和異味在哪裏!有了這些認識,你能寫出更好,甚至是非常優秀的代碼!不錯,我們也可以保留這些代碼,使用一些重構措施…但你可能再也找不到這樣好的從頭開始、更好的編寫它的機會了。

再次,就像生活中的所有事情:要讓事情變的完美,你需要經過多次的進化迭代。對你的需求是這樣,對你的架構和代碼也是如此。

寫兩遍,就意味着兩倍的時間嗎?

當告訴人們我的觀點是所有的程序都至少寫兩遍時,他們擔心花費兩倍的項目時間。但事實遠非如此。下面是原因:

1.第二次寫代碼只是用去你初次寫代碼的很少一部分的時間。

2.重寫之後,代碼的質量會有明顯的提高,可維護性,可擴展性都有改善,包括編程的速度。

祝你好運,堅持重新改進你的代碼!

 

源文 <http://blog.jobbole.com/4246/>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