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异常处理---异常传递、封装

Java异常处理

异常需要封装,但是仅仅封装还是不够的,还需要传递异常。一个系统的友好型的标识,友好的界面功能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系统出现非预期的情况的处理方式了。

为什么不能在持久层直接把异常抛弃掉?

比如我们的JEE项目一般都又三层:持久层、逻辑层、展现层,持久层负责与数据库交互,逻辑层负责业务逻辑的实现,展现层负责UI数据的处理。

    又这样一个模块:用户第一次访问的时候,需要持久层从user.xml中读取数据,如果该文件不存在则提示用户创建之,那问题就来了:如果我们直接把持久层的异常FileNotFoundException抛弃掉,逻辑层根本无从得知发生任何事情,也就不能为展现层提供一个友好的处理结果,最终倒霉的就是展现层:没有办法提供异常信息,只能告诉用户“出错了,我也不知道出了什么错了”—毫无友好性而言。

处理异常的正确方式:先封装后传递。

    1.把FileNotFoundException封装为MyException。

    2.抛出到逻辑层,逻辑层根据异常代码(或者自定义的异常类型)确定后续处理逻辑,然后抛出到展现层。

    3.展现层自行确定展现什么,如果管理员则可以展现低层级的异常,如果是普通用户则展示封装后的异常。

建议:异常需要封装和传递,我们在进行系统开发的时候,不要“吞噬”异常,也不要“赤裸裸”的抛出异常,封装后在抛出,或者通过异常链传递,可以达到系统更健壮、友好的目的。

java异常类型

有没有必要自定义统一的异常处理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