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原理第二章学习总结

计算机网络原理第二章学习总结

三网:指的是电信网络(电话、传真这些)、有线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
三种交换技术:分组交换,电路交换,报文交换
报文:欲发送的整块数据称为报文。
数据段:将较长的报文划分为一个个更小的等长数据段。
分组:在每个数据段前加上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后,构成一个分组,又称为包。
这里写图片描述
按网络的交换功能分类: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混合交换。
按距离分类: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接入网(AN)

带宽作为数字信道的数据率的同义语,单位是比特每秒(b/s或bps),其中比特表示计算机中存储数据的最小单位,即0或1,而计算机文件大小、内存容量那个重点内容B是指字节,1B等于8bit。
计算文件大小K表示1024,1MB表示2^20Byte.
通信领域中k(小写)代表1000,不是1024,M或G表示10^6或10^9。
时延分为: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
OSI参考模型: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帧:数据帧、确认帧ACK);网络层(路由、分组、包、数据报);传输层(流量控制、报文);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TCP/IP参考模型:
应用层(各种应用层协议,如TELET,FTP,SMTP等),运输层(TCP,UDP),网际层(IP协议),网络接口层
注意:TCP/IP协议没有明确的区分:服务、接口、协议;共有四层,网络层无连接,传输出层面向连接和无连接。
面向连接的服务:可靠并且按序到达,需要建立连接、传输数据、释放连接
面向无连接的服务:无需要建立连接和释放连接、不一定按序到达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