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十三)java面向对象7-多态

JAVA(十三)java面向对象7-多态

首先,什么是多态?
多态是同一个行为具有多个不同表现形式或形态的能力。
多态性是对象多种表现形式的体现。

多态分两种:

(1)、编译时多态(设计时多态):方法重载。

(2)、运行时多态:JAVA运行时系统根据调用该方法的实例的类型来决定选择调用哪个方法则被称为运行时多态。(我们平时说得多的是运行时多态,所以多态主要也是指运行时多态)

多态的前提
1、类与类之间有关系,继承或者(接口)实现
2、要有重写;
3、父类引用指向子类对象。

例子:

class Father {

    void method1() {
        System.out.println("这是父类1");
    }

    void method2() {
        System.out.println("这是父类2");
    }
}

class Son extends Father {
    void method1() {
        System.out.println("这是子类1");
    }

    void method3() {
        System.out.println("这是子类3");
    }
}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ather f = new Son();
        f.method1(); // 这是子类1
        f.method2(); // 这是父类2

        // f.method3(); //编译报错。
        // 多态弊端,只能使用父类引用指向父类成员。

        // 类类型转换
        Son s = (Son) f;
        s.method3();

        System.out.println();
    }
}

多态的弊端:只能使用父类引用指向父类成员。

多态的好处:

1.可替换性(substitutability)。多态对已存在代码具有可替换性。例如,多态对圆Circle类工作,对其他任何圆形几何体,如圆环,也同样工作。

2.可扩充性(extensibility)。多态对代码具有可扩充性。增加新的子类不影响已存在类的多态性、继承性,以及其他特性的运行和操作。实际上新加子类更容易获得多态功能。例如,在实现了圆锥、半圆锥以及半球体的多态基础上,很容易增添球体类的多态性。

3.接口性(interface-ability)。多态是超类通过方法签名,向子类提供了一个共同接口,由子类来完善或者覆盖它而实现的。如图8.3 所示。图中超类Shape规定了两个实现多态的接口方法,computeArea()以及computeVolume()。子类,如Circle和Sphere为了实现多态,完善或者覆盖这两个接口方法。

4.灵活性(flexibility)。它在应用中体现了灵活多样的操作,提高了使用效率。

5.简化性(simplicity)。多态简化对应用软件的代码编写和修改过程,尤其在处理大量对象的运算和操作时,这个特点尤为突出和重要。

实际运用:

结合配置文件的使用,联系Spring框架,利用反射,动态的调用类,同时不用修改源代码,直接添加新类和修改配置文件,不需要重启服务器便可以扩展程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