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开始Ⅱ

新的开始

  11 月沈阳赛区结束,我们莫得出线也莫得 EC,那么 SYSU_FateBlueBird 这支队也 end 了。

  然后就很困扰了,一边是 Zayin 大哥的盛情邀请,努力一年又是一次冲 final 的机会,另一边是升学的压力,再不进实验室大三 4 月 final 结束可就只有 3 个月准备夏令营了。跑去问了左左、fanvree、一大圈人,都得不到什么妥善的解决方案,毕竟要出成绩就要花时间,哪都是这个道理。

  最后决定采取左左的意见,再打一年,能出线的话 4 月 final 结束冲刺三个月的科研。
  而这一年必须兼顾实验室、课业、训练。重心是训练(保证训练、改题的时间),次重心是实验室(没事就学,有事就咕),非重点是课业(尽最大可能压缩时间,你鸭大的课就这副水平,我已经期待有挑战性的东西期待了一年半了),特权是 LoveLive (有 live、国会等活动时优先级置顶)
  忙是必然的了。反正你这个人,不忙就只会颓废,现在就连补番都是靠边站的了,连颓废的效率都极低,都不知道大学毁了你多少好习惯。倒不如忙一点刺激一下你,兴许你还能挤出时间补番(不是

  于是就和邓老板、Zayin 开始了一支队。
  队名 无人之境 unhindered。站在无人可达的高度,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

  “新手赛+毛营网络赛 9 小时无缝衔接”作为磨合的第一战,虽然结果是三人连着演了 9h。。

  开始努力吧。

  然后还找了 wh,正式开始了实验室打工生涯。选他一来是熟,二来是 TCS 研究所除去量子以外就他了。想学 TCS,理论、经典算法、符号主义流派的东西果然还是最好玩的,比 machine learning 好玩。
  一点点做起,读文章,跑实验,目标是学东西和积累。

总结

  发现现在写游记都不总结了,symbol 辛苦培养的习惯都丢了。
  那就来一次,好好的总结一下这一年下来的问题吧。

  我们距离金牌不远(现在的局势是签完到就有金),但是距离出线就很远了,题数差很大。首先是脑速不够,中期题会做但是做一万年,根本没时间顾及后期;然后是有硬伤,姿势水平还差很远。很多平时看起来不训练的人姿势也比我们多得多。
  第一是投入训练的时间不够,补题补不完。没法停课所以做作业花了很多时间,然后空余时间又有点颓废。现在找到的方法是,只要坚持一段时间一直做题(刷水题都好),就能找到努力的感觉,就能进入训练状态了。会很自然地开始想翘课
  第二是现在国内水平提升很快,像五边形数这种东西居然都是板刷题了,打破了我很多 stereotype。所以那些以前标记了还没学的东西,得开始啃了。

  还有些突出的问题。
  队伍的配合。哈尔滨是我们配合的最低点,读错题没人救,自闭了也没有三人讨论。题一定要开多些,不要赛后还有没读的题,队友不明原因自闭的时候要换另一个人读一遍题。第一次给队友讲题意的时候不要报算法不然容易带跑队友,但从第二轮交流开始必须能多 bb 就多 bb,思路别藏着。
  老套路。我今年一大半时间没有重视这个,补题基本补最新的题,忽略了老题。因此,首先是 4+2 栽了跟头,考了一堆老套路我全忘掉了导致 4+2 直接爆炸。后来做几年前的区域赛,由于会那个年代不普及的东西而随手金甚至出线,也不是很重视,结果今年的区域赛,还是考的经典套路,结果我又不会了。所以补题,新题老题都要补,要有时间温习一下以前的课件,高中时没补的 t3 t4 可以去补一下了。
  新姿势。新鲜出炉的东西(比如析合树)不会马上就考,因为出题人也还没学会,但是出题人总有学会的一天,你得在出题人学会之前学会。
  练的题目。这一年我是想方设法让我们队做难题,一场拼两套 agc 啥的,被队友说了几次好高骛远。确实,我有时为了补题而补题,至少在 medium 没补完的情况下,不应该着急着去动 hard,在赛场上 medium 都不稳定。不过明确的是,光做 easy 是练不了 easy 的,必须补充 medium,光做 medium 也是练不了 medium 的,必须补充 hard。练难题是有效果的,最近这几周我有几次能够独立想出难题了。
  时间分配。零碎的时间还是可以想想题的,手机里常备杂题选讲。补题最好还是花连续的时间,有时候一道题分成太多段零碎的时间,每一次都要重新回忆之前想了什么思路,这样的话一种思路被无数次重复,形成了 stereotype,反而会思维僵化。上半年就是这样,因为总是做作业所以补题时间被分成很多段零碎的,所以不仅没做多少题,反而还加重了思维僵化。
  发展方向。最好是啥都会一点,然后有一些方向精通。

前些日子发生的事

  就是上海那一段时间,某 Gg 工程师出题被喷,引发一系列热议,主要围绕如何才算是出一套好题。(忽略掉关于出题态度和人身攻击的东西吧。。出题态度底线要求了(我们厦门是提前两个月开始准备的),网络素质现在知乎也不是很好,说话都不好好说,非要对线)

  我也算是出过一次题了,但是不是组题人,所以还不很有资格说怎样才是好题。要有区分度,要有 easy 照顾国内现状,要有 hard 招呼前排选手,要有 medium 让榜开花,这就跟左左组 GDOI 一样,既要招呼省队选手又要顾及 rk400 的做题体验,很难的。
  不过我觉得还是坚持一个原则,不要签太多的到,不然真的没意思,后排选手做题体验太差的话就不要先打 icpc,先从当地校赛省赛开始搞起。
  我校今年出了 ccpc 厦门获得好评,我就觉得很开心了(虽然基本没我什么事就是了。。

  明年据说优秀出题人都要退休了,许多人担忧题目质量要再下降了。那么就期待新的优秀的出题人站出来吧。
  不过也以选手的身份提一个要求,不准出假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