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程序員:生產力飆升的溫馨小貼士


全文共1821字,預計學習時長6分鐘

圖源:unsplash

“專注於高效而不是忙碌。”忙碌和高效可不是一回事兒,雖然人們常常搞混他們倆。

對程序員來說尤其是這樣,程序員很容易看起來很忙,或自己感覺很忙,但實際上並沒有完成太多的工作,花了太多時間的工作卻沒有帶來多大的價值。

高效與高質量常常是共生關係,這有助於完成重要的任務,或者更接近一個目標。但另一方面,忙碌意味着沒有給自己太多空閒時間,你總是試圖做太多的事情,不管這些事情是否有效率。

一個忙碌的人可能會花上幾天的時間和精力,卻看不到任何成果。沒人想成爲那個只是忙碌的人。作爲一名程序員,怎樣才能獲得更高的工作效率呢?

1.知道何時離開電腦

當一個人連續敲代碼好幾個小時後,就會變得很緊張,一直盯着屏幕卻不知道如何解決所面臨的問題。生產力並不等於花在敲鍵盤上面的時間。盯着屏幕看太久會讓你產生一種很高效的錯覺,你很忙然而一事無成。

讓頭腦清醒幾分鐘,重新集中注意力。伸展一下腿或者弄點喝的,能更快地解決問題。當在做一些簡單的事情時,很多難題的解決方案會突然出現在腦海中。離開一下,這可能很有幫助!

正如喬伊斯·惠勒所說的:“有時候最好不要管一些事情,暫停一下,編程就是這樣。”

圖源:unsplash

2.在編寫代碼之前創建計劃

在開始寫代碼之前創建一個計劃可以集中精力,你應確切地知道要構建什麼,以及如何解決問題。這樣可以避免想法上的改變或添加一些自認爲將來可能有用而實際不必要的功能。

在考慮編碼之前,你應確保理解了所有的需求。要構建或修復某些東西,必須理解應該編寫什麼代碼。最小的細節都可能對要實現的解決方案產生巨大的影響,真正瞭解需求很重要。

制定一個計劃,把問題或特徵分解成更小的部分。想想將要面對的問題,研究所有必要的問題。在處理小應用程序時,如果不進行規劃,可能影響不大;但對於較大的應用程序,如果不進行規劃,則可能會產生嚴重後果。

 

3.花時間學習新工具

使用的工具定義了工作方式。除了掌握使用的工具外,應該花時間學習新的工具。

圖源:unsplash

開發人員根據他們的關注領域有獨特的需求,沒有一個列表能涵蓋每個開發人員的需求,每個開發人員需要的工具都是不同的,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技術堆棧。比如Java開發人員使用的工具與Python開發人員的工具就是不同的。即使技術堆棧是相同的,每個開發者也有自己的偏好。

你需要投入一些時間來找出哪些工具可用,哪些工具是自己最喜歡的。目標是始終尋找能夠儘可能減少人工和重複工作的工具。

4.儘可能地自動化

和大多數工作一樣,有些事情往往是非常重複的,編程肯定也不例外。但不同之處在於,編程可能是一項可以自動化大多數重複性任務的工作。

將盡可能多的事情自動化有助於減少花在人工操作和耗時任務上的時間。最初必須花費一些時間來創建腳本來實現某個任務的自動化,但從長遠來看,這會有回報。

這不僅僅是因爲不必手動完成某個任務而節省一些時間。同樣重要的是,不需要打破注意力去做一些已經做了無數次的枯燥的任務。自動化通過處理單調的任務,幫助開發人員專注於更大的任務。

5.先做最重要的工作

圖源:unsplash

最重要的任務是處於關鍵地位,它將創造出人們期望達到的最根本的結果。並非手頭所有任務都是至關重要的,不要同等對待它們。確定最重要的任務,然後先去做。

我們需要有時間安排來完成最重要的任務的原則。早晨先做那項工作,行爲心理學家說,在早晨大約兩個小時的時間窗口中處於最佳狀態。

在這段時間裏,不要再去那些雜事了,比如回覆郵件和電話。在回覆所有這些郵件和電話前先完成自己這裏最重要的任務。

6.切斷自己與社交媒體的聯繫

手機的吸引力實在太大了,即使沒人找你也總是忍不住打開刷刷,每10分鐘檢查一次社交軟件,看看是否錯過了一些東西,實際卻發現沒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提高工作效率的最重要的一點是切斷與社交媒體的聯繫。

社交媒體會佔用很多寶貴的時間。每次被社交媒體分散注意力時,都需要時間來重新集中注意力,在此期間,任何事情都無法輕鬆完成。

 

圖源:unsplash

生產率的提高需要時間,所以不要期望在短期內看到巨大的效果。一次專注於以上的一點,隨着時間的推移,你會發現自己的改變。

 


推薦閱讀專題

留言點贊發個朋友圈

我們一起分享AI學習與發展的乾貨

編譯組:高洋、蘇韞琦

相關鏈接:

https://levelup.gitconnected.com/productivity-tips-for-programmers-6519939914ca

如轉載,請後臺留言,遵守轉載規範

推薦文章閱讀

ACL2018論文集50篇解讀

EMNLP2017論文集28篇論文解讀

2018年AI三大頂會中國學術成果全鏈接

ACL2017論文集:34篇解讀乾貨全在這裏

10篇AAAI2017經典論文回顧

長按識別二維碼可添加關注

讀芯君愛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