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csi简单配置步骤和原理

一   iscsi简单配置步骤:

服务端:

 1安装target软件包,(一个可以用于存储数据的ISCSI 磁盘阵列的设备都可以称为iscsi target)

  yum  -y install targetcli    

2通过命令行配置ISCSI服务

3.启动targetcli服务

systemctl {start|restart|stop|status} target

systemctl enable target

4查看3260的端口信息

5关闭防火墙与SELinux

 

客户端:

1安装iscsi-initiator-utils软件

 (它负责与ISCSI存储设备进行通信,它可以将以太网网卡虚拟为iscsi卡,从而实现主机和iscsi存储设备之间的iscsi和tcp/ip协议传输功能) 

2修改配置文件(设置本机的iqn名称)

vim /etc/iscsi/initiatorname.iscsi

     InitiatorName=iqn.2018-01.cn.tedu:client1

        注意:必须跟服务器上配置的ACL一致!

重启服务,此步骤重要

  1. systemctl enable iscsid
  2. systemctl enable iscsi

 3发现远程target存储,(提示:参考man iscsiadm!)

 4.客户端查看iSCSI共享

     lsblk

5分区、格式化、挂载

分区

parted /dev/sda mklabel gpt

parted /dev/sda mkpart primary 1 800

格式化

mkfs.xfs /dev/sda1

挂载

mount /dev/sda1 /mnt

卸载

umount /mnt

ISCSI简要结构原理:

    1    一个简单ISCSI系统大致由以下部分构成

  1. )iscsi服务器,它用来安装ISCSI驱动程序,即安装ISCSI Initiator。
  2. )IP网络,即以太网。
  3. )Storage Route,它可以是以太网交换机或者路由器。
  4. )ISCSI存储设备可以是ISCSI磁盘阵列,可以是具有存储功能的PC或者服务器。( target)

iSCSI协议定义了在TCP/IP网络发送,接受数据块存储数据的规则和方式。发送端将SCSI命令和数据封装到TCP/IP包中,然后通过IP网络转发,接收端收到TCP/IP包之后,将其还原为SCSI命令和数据并执行,执行完成之后,将返回SCSI命令和数据再封装到TCP/IP包中,之后再传回发送端。这样完成这个传输过程。
  ISCSI的整个数据传输过程在用户来看都是透明的,用户使用远端的存储设备就像使用本地的硬盘设备一样。实际上,ISCSI的数据传输速率并不能完全达到本地硬盘的数据传输率,但这差别并不明显,而这中网络存储模式还有一个有点就是安全性高,这对于数据集中存储的ISCSI来说非常重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