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讚揚與責備的三個要點:避免誇獎把人惹毛,責備把事搞糟

《論語》裏有個故事,說子貢評價別人,孔子聽見後說:“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

意思是:你自己難道就做的很好嗎?我們哪有時間和精力去評論他人。

《聖經·新約》裏也說道:“你們不要評論人,就不被論斷。”

由此看來,中西方文化雖然有差異,卻一致認爲:不應該評判別人。

可事實上,我們卻無時無刻不做着評判——嬰幼兒時期,評判父母;上學後評判同學和老師;上班後評判同事和領導;戀愛結婚後評判戀人和伴侶;生了孩子以後,自然也會評判孩子。

我們不但評判他人,而且還通過評判他人對我們的評判來認識自我。換句話說,我們正是通過評判建立和維護與自己,與他人,與世界的關係的。

再回過頭來想一想開頭的故事:孔子說的話,不也是在評判子貢嗎?

所以發現沒有?——

其實我們根本無法擺脫評判。

因此重要的不是遠離評判、拒絕評判,而是要了解評判對我們的意義,並且學會正確運用它。

爲了深入探討這個問題,英國的心理學家特麗·阿普特花費了30年潛心研究,並通過一本書交出答卷。這本書就是:《讚揚與責備——劍橋大學的溝通課》

在書中,作者從原生家庭、伴侶、朋友、同事以及社交網絡等不同的人際場景出發,詳細闡述了讚揚與責備在溝通中的效用。

下面我就以伴侶關係爲例,從讚揚、責備在人際交往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正確地評判三個方面,向大家介紹一下這門溝通課。

一、讚揚爲什麼還能把人惹毛?

誰不喜歡被誇呢?讚揚是一種認可,渴望被認可是人的天性,連成功人士也不例外——

馬克·吐溫就曾說過:“一句美好的讚美,能讓我不喫不喝活上兩個月。”

1、想要婚姻幸福嗎?誇伴侶!

對於伴侶來說,相互讚美自然是手到擒來。因爲既然能走到一起,必然是彼此認可、彼此欣賞的。

著名演員蔡少芬除了演技了得,還是個出了名兒的“炫夫狂”。

因《甄嬛傳》和蔡少芬合作過的孫儷曾在《快樂大本營》中透露:蔡少芬在劇組的時候,一天要誇老公好幾次。

當何炅向蔡少芬求證時,她馬上開啓了“誇夫模式”,回答說:“其實是一想到就想誇他。沒辦法,因爲他太多才華了。”孫儷在旁補充中:“這已經是她的口頭禪了。”

後來,蔡少芬與老公張晉共同參加了《妻子的浪漫旅行》,更是讓觀衆見識到了夫妻二人互吹彩虹屁的最高境界——在“給妻子的信”這個環節中,蔡少芬利用一切機會誇獎老公,什麼懂生活啊、有文采啊……而張晉也在寫給妻子的信中直言:“在我心裏她是一個無所不能的女超人”、“張太可以解決一切問題”……

 他們彼此讚揚,也彼此享受着對方的欣賞,一對幸福的夫妻真是羨煞旁人啊!

 在《魯豫有約》中,張晉被問到:維持家庭最重要的是什麼?他毫不猶豫地說:“讚賞對方”。

這話沒錯,正如本書作者特麗·阿普特所說:讚揚可以讓伴侶從自身發掘出之前沒有察覺到的優勢個性,同時還能加固感情。

 所以,讚揚真的可以說是婚姻幸福的一塊蜜糖。

 於是有人摩拳擦掌:這還不容易,以後就可勁兒誇唄?別忙,誇獎並不像你想象得那麼簡單。

2、獨裁主義式的讚揚——惹怒伴侶

偉大的音樂家莫扎特曾在回憶錄中抱怨:“我每天練琴12個小時,人們卻用一句‘天才’掩蓋了我所有的努力。

由此可見,雖然誇獎是人們喜愛的,可如果你沒誇在點上,一樣會給別人帶來困擾。

我表姐因爲她老公誇她瘦,已經急過好幾次了。俗話說:“減肥是女人一生的事業”,哪個女人不喜歡瘦呢?可偏偏我表姐認爲自己骨瘦如柴,太難看,所以很自卑。

每次別人誇她瘦,她雖然臉上有笑,內心卻很崩潰;輪到自己的老公也這樣說,當然氣不打一處來——你是我最親近的人,難道都不瞭解我的真實想法嗎?所以發脾氣也是必然的。

對於親密關係來說,夸人沒誇到點上,不只是會讓伴侶困擾,而且還會讓他們失望和惱怒。

在作者多年的專業研究中,她發現還有一種現象屢屢發生。

一位妻子因爲丈夫誇她“很會照顧自己”而憤怒,一位丈夫因爲妻子誇他“每天早上做好喫的三明治”而生氣。原因是他們都認爲:對方誇獎自己只不過是爲了讓自己按照他們的希望去做,以維持“體貼的妻子”、“能幹的老公”的形象。

換句話說,當伴侶從誇獎中聞到了控制的味道時,他們會感受到一種壓力和不容置疑的要求。作者形象地將這種誇獎稱爲“獨裁主義式的讚揚”,並指出這樣的讚揚就相當於指責:“如果你不這樣做,那就是你不對!”

可見,一句不符合對方需求、願望和目標的讚揚,只會製造不安,內疚和憤怒,簡直和責備一樣糟糕!

二、責備到底是怎麼把事搞糟的?

讚揚與責備是評判的兩面,它們就像硬幣的兩面一樣不可分割。

因爲再親密的兩個人也不可能事事都一致:當你不符合對方的期望,引起失望時,自然得不到讚揚,反而會招致責備。

再說,從熱戀進入婚姻的兩個人,通常都會從“讚揚>責備”慢慢轉向“責備>讚揚”。

原因有兩個:一是激情褪去,恢復了理性,彼此看到了對方的缺點;二是一直懷有戀愛時“你很完美”的錯覺,對伴侶有不切實際的要求。

那麼責備到底是怎麼把事情搞糟的呢?

1、都是“基本歸因錯誤”惹的禍

現實生活當中,很多伴侶的爭吵並非原則性的問題,而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比如:電視劇《北風那個吹》中帥子爸媽吵嘴的片段:

帥子媽:就這茶葉筒,永遠是沏了茶,不蓋蓋兒!
帥子爸:誰永遠不蓋蓋兒了?我蓋時你瞧見了嗎?
帥子媽:還有這櫃門,拿完衣服就不關,永遠是這樣。
帥子爸:我忘了!
帥子媽:你豬腦子啊!
帥子爸:多大點事啊!
帥子媽:你就是成心和我找彆扭!

這種對話太熟悉了,幾乎在伴侶之間天天發生、家家發生。對話裏的帥子媽因爲丈夫沒有注意生活的細節而否定了他的這個人——豬腦子,成心和我找彆扭。

這並不是最過分的,很多人還喜歡把“你什麼事也幹不成!”、“你這輩子算完了!”掛在嘴邊上。

這種籠統化的責備被稱爲“基本歸因錯誤”,特點是把一個人的錯誤行爲歸咎於他的自身品格。它會導致對方的憤怒和反擊,使爭吵升級。

此時,溝通或者說爭吵的目標已經徹底轉向了——兩個人不再爲他們面臨的困難尋找解決方案,而是把目的變成了“傷害,侮辱和獲勝”。

正如張小嫺在《小故事大道理》裏說的那樣:“多少夫妻,在漫長的歲月裏,硬生生折斷了彼此的優點,變成互不欣賞、互相打擊的對手,在婚姻的競技場上,用盡全力、耗盡一生地做彼此的差評師。

2、責備燒起了摧毀婚姻的“三把火”

經過大數據的分析,作者指出:婚姻的破裂最初始於責備——

否定對方的人品只是第一步;接下來第二步,雙方就會擺出一副戰鬥的樣子,表現出一種“都是你的錯”的推卸責任狀態;最後一步是逼迫對方做選擇:要麼接受我的責備,要麼分手!

作者把伴侶之間這種始於責備,終於非此即彼的爭吵過程稱爲“摧毀婚姻的三把火”。

照這麼看來,難道伴侶之間就應該消滅責備嗎?

 當然不是,既然人類擺脫不了評判,那就既躲不開讚揚,也避不開指責。因此,作者強調:

讚揚如何被延續,責備如何被控制,是婚姻成功與否的重要變量。

所以,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三、運用好讚揚與責備的三個要點:

理解了爲什麼誇獎能把人惹毛,責備會把事搞糟,我們就能得出一個結論:如果評判運用不好,讚揚和責備都是毒藥。

所以,作者也爲我們提供了幾個具體方法和原則,讓我們可以更合理地運用讚揚和責備——

1、讚揚與責備的“魔法比例”

被譽爲“婚姻教皇”的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約翰·戈特曼在西雅圖建立了一個愛情實驗室,根據長達40年的專門研究,他整理出關於幸福婚姻的一些大數據,其中有一項是:

幸福的伴侶在溝通中,讚揚與責備的比例通常等於或者超過5:1,而離婚的夫妻這一比例小於1。

換句話說,如果你想維護伴侶關係中的和諧,那麼每說一句責備的話,就要用5句讚揚來平衡。

當然,現實生活中誰也不可能教條地去記錄這個數量。但作者建議:至少你要記住這個魔法比例,並在心中有個大體的估量,這樣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調整讚揚和責備的數量了。

2、讚揚的核心是真誠

關於讚美,我們人類,尤其是中國人大致經歷過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吝於讚揚:因爲生怕被讚揚的人會驕傲,停止了進步。在中國,通常上世紀70年代及以前的人都是在這種觀點中成長起來的。

第二階段是沉浸式讚揚:當人們發現,缺少讚揚會讓人沒有自信,甚至自卑,而大加讚揚可以讓人得到鼓勵時,無條件的讚揚就開始了:“你是最棒的”、“你真聰明”、“你真漂亮”……

在中國,從80年代及以後,人們開始變得願意讚揚別人了。可事實證明,沉浸式讚揚似乎矯枉過正了——雖然它能鼓勵人們積極做事,但同樣容易讓人迷失在讚揚之中,無法正確認知自我。

第三個階段是敘述式讚揚:也就是把籠統的稱讚變爲針對具體事件的稱讚。比如:謝謝你陪我度過這段難熬的時期,讓我感受到了你的愛和關注。

敘述式讚揚通過對細節的描述,讓對方感到了真誠。

前面我們說了,獨裁式的讚揚之所以會讓伴侶憤怒就是因爲隱藏在讚揚後面的目標,讓這一舉動不再單純,而一個夾雜了控制的讚揚哪還談得上真誠呢?

所以,當你有需求時,請直接表達,而不要妄圖通過讚揚脅迫對方。

羅振宇曾經說:“沒有任何道路通向真誠,真誠本身就是通向一切的道路。

是的,用真誠的態度去讚揚吧,它將引領你走上婚姻幸福的道路。


3、儘量使用“三明治式”責備

責備會讓人感覺被否定和排斥,所以當聽到類似於“你讓我失望透頂”這種話時,伴侶就會感受到一種彼此疏遠的可能性,因此人的第一反應是躲避和反抗,比如否認自己的錯誤,或者開始辯解。

書中的比喻非常貼切,這就好像我們的手碰到了滾燙的爐子,本能反應就是抽回手——這個行爲是不用經過大腦的。

可同時責備也是必要的——比如“你應該先關機再斷電”。當我們做錯事時,責備能及時糾正錯誤,避免更大的損失。

這看起來有矛盾:責備是應該的,可人類卻不喜歡。

爲了解決這一矛盾,讓責備發揮它應有的作用,作者提供了一種“三明治式責備”:

第一層:讚揚;第二層:負面評判;第三層:建議。

舉個例子——

親愛的,你收拾了房間,真是太棒了(讚揚);

可是……這是什麼味道?不太好聞。啊,你沒洗抹布(負責評判);

我來洗吧,不過下次你可別忘了啊。因爲放的時間太長抹布就不好洗了,而且屋裏空氣也不好(建議)。

這樣的方式要比下面的直接責備不知強出多少倍——

你幹活就是這麼有頭沒尾的?好容易想起來收拾屋子,卻不洗抹布,還得讓我來收尾。你就不能讓我省點心?!

“三明治式”責備法的好處是:先肯定了對方的努力,然後指出了不足,最後提出了建議。這種方法讓對方感到自己的努力被認可,同時也明白了欠缺之處,並知道了應該如何改正。

這才能讓責備發揮它的正面作用。

寫在最後:

《讚揚和責備——劍橋大學的溝通課這本書打破了人們一直以來認爲“不應該評判別人”的錯誤認知,讓我們明白:評判貫穿了人類的整個一生,而且無處不在

所以,我們首先要接受評判的存在,而不是像中外經典中所說的那樣,避開評判。

然後分析我們的評判,無論贊揚還是責備,它是否基於對事實的瞭解?是否公正?

最後是根據與他人的互動,修正我們的評判表,記住讚揚與責備5:1的“魔法比例”;注意讚揚時保持真誠;責備時先肯定成績,再提出問題和建議。

這樣,評判就既不會惹毛別人,也不會把事搞糟,反而會成爲我們與自我,與他人,與世界友好共處的最佳方式。

這個原則,無論是在夫妻、親子、朋友、同事之間,還是與陌生人之間,都是一樣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