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操作系統的發展與分類

1.2 操作系統的發展與分類(七個階段)

一. 手工操作階段(無操作系統)
  1. 缺點:
    (1). 用戶獨佔全機,資源利用率低。
    (2). CPU等待手工操作,CPU利用不充分。
二. 批處理階段
  1. 單道批處理系統:每次內存中僅有一道程序運行,對作業的處理是成批進行的。
    (1)解決:人機矛盾以及CPU和I/O設備速率不匹配的毛短中形成。
    (2)主要特徵:自動性,順序性,單道性。
  2. 多道批處理系統:允許多個程序同時進入內存並允許它們在CPU交替運行。
    (1)通過中斷技術,實現I/O設備和CPU並行工作
    (2)特點:多道,宏觀上並行,微觀上串行。
    (3)優點:資源利用率高,系統吞吐量大。
    (4)缺點:用戶響應時間長,不提供人機交互
三. 分時操作系統(按時間片輪轉分配CPU)
  1. 主要特徵:同時性,交互性,獨立性,及時性。
  2. 解決了人機交互問題,但是不能優先處理緊急作業。
四. 實時操作系統

爲了能在某個時間限制內完成緊急任務而不需要時間片排隊。
主要特點:及時性,可靠性。
實時操作系統分爲兩種:

  1. 硬實時系統:必須,絕對,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例如:導彈,自動駕駛)
  2. 軟實時系統:偶爾違反時間規定不會引起永久性損害。
    (例如:飛機訂票系統,銀行管理系統)
五. 網絡操作系統
  1. 主要特點:網絡中各種資源的共享以及各臺計算機之間的通信。
六. 分佈式計算機系統
  1. 任何作業都可以分佈在幾臺計算機上,由它們並行工作,協同完成。
    用於管理分佈式計算機系統的操作系統稱爲分佈式操作系統。
  2. 特點:分佈性,並行性。
七. 個人計算機操作系統(目前使用最廣泛的操作系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