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金仙寨並賦詩一首以詠之

        題記:庚子夏,攜友登頂騎田嶺支脈高峯山金仙寨,一腳踏在郴縣、桂陽、臨武三縣之地,萬水千山盡收眼底……

        山高而奇,時而“青碧冠雲”,時而“園秀霞舉”。“仰天巨佛”仰天而臥,禿頭袈裟,枕山巔,望南天,露慈容,佑蒼生!

        山的東南面是號稱“地球上最後一滴眼淚滴”的北江之源,一個小小的湖泊,名爲仰天湖。湖映山佛,湖佛相伴,千百年來,人們不知道到底是佛守湖,還是湖守佛。

      金仙寨的由來更是有兩個奇聞。

      傳說之一:據說,古代一位羅氏阿婆帶着兩個兒子爲避戰亂來到這裏開荒種地,併爲當地百姓施藥治病,獲得當地百姓普遍頌揚。玉皇大帝感其爲民的赤子之心,揮來一片祥雲,讓阿婆的兩個兒子和附近一位有緣的農家子弟坐在上面升騰成仙,名爲金仙四聖,金仙寨便因此得名。

        傳說之二:反元首領之和尚金山。相傳,元末朱元璋義軍中派出的金山和尚在高峯山安營紮寨,作爲湖南南部反元勢力的大本營,以傳教手段發展反元組織,立下汗馬功勞。明朝建立後,金山未受封,而是在高峯山築寨建宙宇,誠心念佛,活到90餘歲的某年六月初六日才“圓寂”。傳說而金山死後,其軀體竟然不腐,久而久之與高峯山體相融成仰天巨佛形象。朱元璋獲悉後,甚爲欽佩,親題輓詞“金山爲民風範永存”以贈。金山的徒弟將輓詞刻在一處高峻石壁上,字跡至今還依稀可見。後人爲紀念金山,把高峯山更名爲金仙寨。

        登高望遠,冷眼眼前的庚子災年,感喟萬千:活着真好!

        我們與其對着不可控的未來迷茫彷徨,不如把每一次的收穫與失去都當做是來自生命的饋贈,因爲每個人的誕生都是生命奇蹟,生而爲人,那就堅持活下去,人總會在某一刻有所觸動。

        故有感觸,賦詩一首以詠之!


老子俗人食煙火,好酒貪色未掙脫。

大碗喫飯貪嗔癡,天不滅我慢慢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