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R 5G 世界通信發展史簡述

通信系統演進

1G 第一代移動通信系統是模擬蜂窩系統

採用FDMA(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頻分多址)技術,是利用不同的頻率分割成不同信道,主流制式有 高級移動電話系統(北美AMPS: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 和 全接入通信系統(英國TACS:Total Acc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20世紀80年代商用
系統容量小,業務種類單一(不能提供非話音業務),傳輸質量差,保密性差,制式不統一,設備難以小型化,代表性設備爲大哥大。

2G 第二代移動通信系統是窄帶數字蜂窩系統

2G

2G技術基本可被切爲兩種,一種是基於TDMA所發展出來的以GSM爲代表,另一種則是CDMA規格,複用﹙Multiplexing﹚形式的一種,20世紀90年代商用,以數字語音傳輸技術爲核心。一般定義爲無法直接傳送如電子郵件、軟件等信息;只具有通話和一些如時間日期等傳送的手機通信技術規格。不過手機短信在它的某些規格中能夠被執行,它在美國通常稱爲“個人通訊服務”。
採用時分多址(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或碼分多址(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技術,主流制式有:
全球移動通訊系統(歐洲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採用TDMA技術】
集羣通信系統(美國IDEN:【採用TDMA技術】美國獨有的系統被美國電信系統商Nextell使用
個人數字蜂窩系統(PDC:Personal Digital Cellular)基於TDMA所發展,僅在日本普及
IS-136(美國D-AMPS:Digital- Advanced Mobile Phone Service)【採用TDMA技術】時分多址聯接方式 ,用於美洲
IS-95 (美國CDMA-One: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One)【採用CDMA技術】用於美洲和亞洲一些國家

2.5G(G網)(iPhone顯示O)

2.5G 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是通用分組無線服務技術的簡稱,它是GSM移動電話用戶可用的一種移動數據業務,屬於第二代移動通信中的數據傳輸技術。
GPRS可說是GSM的延續。
GPRS和以往連續在頻道傳輸的方式不同,是以封包(Packet)式來傳輸,因此使用者所負擔的費用是以其傳輸資料單位計算,並非使用其整個頻道,理論上較爲便宜。GPRS的傳輸速率可提升至56甚至114Kbps。
GPRS是在GSM網絡的基礎上增加新的網絡實體來實現分組數據業務。
GPRS新增的網絡實體:
1)GSN(GPRS Support Node,GPRS支持節點)
GSN是GPRS網絡中最重要的網絡部件,有SGSN何GGSN兩種類型。
SGSN(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服務GPRS支持節點)
SGSN的主要作用是記錄MS的當前位置信息,提供移動性管理和路由選擇等服務,並且在MS和GGSN之間完成移動分組數據的發送和接收。
GGSN(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GPRS網關支持節點)
GGSN起網關作用,把GSM網絡中的分組數據包進行協議轉換,之後發送到TCP/IP或X.25網絡中。
2)PCU(Packet Control Unit,分組控制單元)
PCU位於BSS,用於處理數據業務,並將數據業務從GSM語音業務中分離出來。PCU增加了分組功能,可控制無線鏈路,並允許多用戶佔用同一無線資源。
3)BG(Border Gateways,邊界網關)
BG用於PLMN間GPRS骨幹網的互連,主要完成分屬不同GPRS網絡的SGSN、GGSN之間的路由功能,以及安全性管理功能,此外還可以根據運營商之間的漫遊協定增加相關功能。
4)CG(Charging Gateway,計費網關)
CG主要完成從各GSN的話單收集、合併、預處理工作,並用作GPRS與計費中心之間的通信接口。
5)DNS(Domain Name Server,域名服務器)
GPRS網絡中存在兩種DNS。一種是GGSN同外部網絡之間的DNS,主要功能是對外部網絡的域名進行解析,作用等同於因特網上的普通DNS。另一種是GPRS骨幹網上的DNS,主要功能是在PDP上下文激活過程中根據確定的APN(Access Point Name,接入點名稱)解析出GGSN的IP地址,並且在SGSN間的路由區更新過程中,根據原路由區號碼,解析出原SGSN的IP地址。
GPRS特點
GPRS協議規程體現了無線和網絡相結合的特徵。其中既包含類似局域網技術中的邏輯鏈路控制LLC子層和媒體接入控制MAC子層,又包含RLC和BSSGP等新引入的特定規程。並且各種網絡單元所包含的協議層次也有所不同,如PCU中規程體系與無線接入相關,GGSN中規程體系完全與數據應用相關,而SGSN規程體系則涉及兩個方面,它既要連接PCU進行無線系統和用戶管理,又要連接GGSN進行數據單元的傳送。SGSN的PCU側的Gb接口上採用幀中繼規程,與GGSN側的Gn接口上則採用TCP/IP規程,SGSN中協議低層部分,如NS和BSSGP層與無線管理相關,高層部分,如LLC和SNDCP則與數據管理相關。
由GPRS系統的端到端之間的應用協議結構可知,GPRS網絡是存在於應用層之下的承載網絡,它用於以承載IP或X.25等數據業務。由於GPRS本身採用IP數據網絡結構,所以基於GPRS網絡的IP應用規程結構可理解爲兩層IP結構,即應用級的IP協議以及採用IP協議的GPRS系統本身。
GPRS分爲傳輸面和控制面兩個方面。傳輸面爲提供用戶信息傳送及其相關信息傳送控制過程(如流量控制,錯誤檢測和恢復等)的分層規程。控制面則包括控制和支持用戶面功能的規程,如分組域網絡接入連接控制(附着與去激活過程),網絡接入連接特性(PDP上下文激活和去激活),網絡接入連接的路由選擇(用戶移動性支持),網絡資源的設定控制等。

2.75G(E網)

2.75G EDGE(Enhanced Data Rate for GSM Evolution) 即增強型數據速率GSM演進技術。
一種被稱之爲從2.5G的GPRS到3G之間的2.75代通信技術,它是從GPRS網絡平滑過渡而來的,能提供高達150Kbps的上網速度,但其仍然屬於GSM網絡。在投入EDGE以後,運營商可以使GPRS數據速度增加3倍多,可以確保較高的質量和較快的速度,並能促進移動多媒體業務的增長。
它主要是在GSM系統中採用了一種新的調製方法,即最先進的多時隙操作和8PSK調製技術。由於8PSK可將現有GSM網絡採用的GMSK調製技術的信號空間從2擴展到8,從而使每個符號所包含的信息是原來的4倍。由於EDGE是一種介於現有的第二代移動網絡與第三代移動網絡之間的過渡技術,因此也有人稱它爲"二代半"技術。EDGE還能夠與以後的WCDMA制式共存,這也正是其所具有的彈性優勢。
如果用手機上網,在右上角看到一個小小的E,那就說明,在用EDGE網絡,就是2.75G的。理論上說在移動環境中可以穩定達到384kbit/s,在靜止環境中甚至可以達到2Mbit/s,基本 上能夠滿足各種無線應用的需求。

3G 第三代移動通信IMT-2000系統

3G

初期建議五種規範標準技術:
TDMA技術:SC-TDMA(美國UMC-136)和MC-TDMA(歐洲EP-DECT)
CDMA技術:MC-CDMA(cdma2000),DS-CDMA(WCDMA)和CDMA TDD(TD-SCDMA和UTRA TDD)

最終確定了三種CDMA技術WCDMA、CDMA2000與TD-SCDMA:
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寬帶碼分多址】) 是由3GPP具體制定的,是GSM的升級(GSM是2G技術,其演進是GSM、GPRS、EDGE、WCDMA),基於GSM MAP核心網,UTRAN(UMTS陸地無線接入網)爲無線接口的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是歐洲提出的寬帶CDMA技術,同時也是全球3G技術中用戶最廣(GSM系技術擁有全球85%移動用戶)、技術和商業應用最成熟的;WCDMA運營商遵循WCDMA、HSPA、LTE演進路線。
W-CDMA由ETSI NTT DoCoMo作爲無線介面爲他們的3G網路FOMA開發。後來NTTDocomo提交給ITU一個詳細規範作爲一個象IMT-2000一樣作爲一個候選的國際3G標準。國際電信聯盟(ITU) 最終接受W-CDMA作爲IMT-2000家族3G標準的一部分。後來W-CDMA被選作UMTS的無線介面,作爲繼承GSM的3G技術或者方案。誤解儘管名字跟CDMA很相近,但是W-CDMA跟CDMA關係不大。多大多小要看不同人的立足點。在行動電話領域,術語CDMA 可以代指碼分多址擴頻複用技術,也可以指美國高通(Qualcomm)開發的包括IS-95/CDMA1X和CDMA2000(IS-2000)的CDMA標準族。
目前WCDMA有Release 99、Release 4、Release 5、Release 6等版本。
W-CDMA(寬帶碼分多址)是一個ITU(國際電信聯盟)標準,它是從碼分多址(CDMA)演變來的,在官方上被認爲是IMT-2000的直接擴展,與現在市場上通常提供的技術相比,它能夠爲移動和手提無線設備提供更高的數據速率。WCDMA採用直接序列擴頻碼分多址(DS-CDMA)、頻分雙工(FDD)方式,碼片速率爲3.84Mcps,載波帶寬爲5MHz.基於Release 99/ Release 4版本,可在5MHz的帶寬內,提供最高384kbps的用戶數據傳輸速率。W-CDMA能夠支持移動/手提設備之間的語音、圖象、數據以及視頻通信,速率可達2Mb/s(對於局域網而言)或者384Kb/s(對於寬帶網而言)。輸入信號先被數字化,然後在一個較寬的頻譜範圍內以編碼的擴頻模式進行傳輸。窄帶CDMA使用的是200KHz寬度的載頻,而W-CDMA使用的則是一個5MHz寬度的載頻。

CDMA2000(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2000【碼分多址2000】)
CDMA2000也稱爲CDMA Multi-Carrier,是2G 窄頻CDMA One標準的延伸,根本的信令標準是IS-2000,與WCDMA不兼容,建設成本低廉;由美國高通北美公司爲主導提出,摩托羅拉、Lucent和後來加入的韓國三星都有參與,韓國現在成爲該標準的主導者。但目前使用CDMA的地區只有日、韓、北美和中國,所以相對於WCDMA來說,CDMA2000的適用範圍要小些,使用者和支持者也要少些。
CDMA2000有多個不同的版本,其演進路線按照演化過程排列:
【CDMA2000 1X】
CDMA2000 1X就是衆所周知的3G 1X或者1xRTT,它是3G CDMA2000技術的核心。標誌1X習慣上指使用一對1.25MHz無線電信道的CDMA2000無線技術。 CDMA2000 日本運行商KDDI的CDMA2000 1xEV-DO網絡使用商標 “CDMA 1X WIN”,不過這只是用於市場促銷的目的罷了。
【CDMA20001xRTT】
CDMA20001xRTT (RTT-無線電傳輸技術) 是CDMA2000一個基礎層,理論上支持最高達144kbps數據傳輸速率.儘管獲得3G技術的官方資格,但是通常被認爲是2.5G或者 2.75G技術,因爲它的速率只是其他3G技術幾分之一。另外它擁有雙倍的語音容量較之之前的CDMA網絡。
【CDMA20001xEV 】
CDMA2000 1xEV (Evolution-發展)是CDMA2000 1x附加了高數據速率(HDR) 能力。
1xEV一般分成2個階段: CDMA2000 1xEV第一階段, CDMA2000 1xEV-DO (Evolution-Data Only-發展-只是數據)在一個無線信道傳送高速數據報文數據的情況下,理論上支持下行(向前鏈路)數據速率最高3.1Mbps,上行(反向鏈路) 速率最高到1.8 Mbps。
CDMA2000 1xEV第二階段, CDMA2000 1xEV-DV (Evolution-Data and Voice發展-數據和語音),理論上 支持下行 (向前鏈路數據速率最高3.1 Mbps and 上行(反相鏈路)速率最高1.8 Mbps。1xEV-DV還能支持1x語音用戶, 1xRTT數據用戶和高速1xEV-DV 數據用戶使用同一無線信道並行操作。
1xEV-DO商業化運營於歐洲市場,稍微早於美國市場,2004年夏捷克移動運營商Eurotel開始運營sinceCDMA2000 1xEV-DO網絡,他們提供的上行速率大約1Mbps。這項服務每月大約花費30歐元無流量限制。如果使用這項服務,你需要購買一個大約300歐元的 Gtran GPC-6420調制解調器。

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時分同步碼分多址】)
TD-SCDMA標準是中國製定的3G標準,原標準研究方爲西門子,爲了獨立出WCDMA,西門子將其核心專利賣給了中國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大唐電信科技產業集團),1998年大唐電信向國際電聯(ITU-R)提出的,1999年1月在芬蘭赫爾辛基的國際電聯會議上寫入規範技術,2000年5月確定爲標準。是ITU批准的三個3G標準中的一個,以我國知識產權爲主的、被國際上廣泛接受和認可的無線通信國際標準,是我國電信史上重要的里程碑(相對於另兩個主要3G標準CDMA2000和WCDMA,它的起步較晚,技術不夠成熟,只可以同時在線500人)。
TD-SCDMA採用不需成對頻率的TDD雙工模式以及FDMA/TDMA/CDMA相結合的多址接入方式,使用1.28 Mcps的低碼片速率,擴頻帶寬爲1.6 MHz(在1.6 MHz帶寬上理論峯值速率可達到2.8 Mbps),同時採用了智能天線、聯合檢測、上行同步、接力切換、動態信道分配等先進技術。
TD-SCDMA技術特點有:
採用綜合的尋址(多址)方式TD-SCDMA空中接口採用了四種多址技術:TDMA、CDMA、FDMA和SDMA(智能天線)。綜合利用四種技術資源分配時在不同角度上的自由度,得到可以動態調整的最優資源分配。
靈活的上下行時隙配置靈活的時隙上下行配置可以隨時滿足用戶打電話、網頁瀏覽、下載文件、視頻業務等需求,保證用戶清晰、暢通地享受3G業務。
克服呼吸效應和遠近效應呼吸效應是指在CDMA系統中,當一個小區的干擾信號很強時,基站的實際有效覆蓋面積會縮小;當一個小區的干擾信號很弱時,基站的實際有效覆蓋面積就會增大。導致呼吸效應的主要原因是CDMA系統是一個自干擾系統,用戶增加導致干擾增加而影響覆蓋。
CDMA2000 1xEV-DO(Evolution-Data Optimized或者Evolution-Data only【演進數據優化】)
CDMA2000 1xEV-DO是CDMA2000 1x演進(3G)的一條路徑的一個階段。其可提供6Mbps甚至更高的數據傳輸速率;EV-DO也寫做EVDO或者EV。
這一路徑有兩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叫1xEV-DO,即“Data Only”,它可以使運營商利用一個與IS-95或CDMA2000相同頻寬的CDMA載頻就可實現高達2.4Mbps的前向數據傳輸速率,目前已被國際電聯ITU接納爲國際3G標準, 並已具備商用化條件。第二階段叫1xEV-DV。1xEV-DV意爲“Data and Voice”,它可以在一個CDMA載頻上同時支持話音和數據。
1x EV-DO 系統最初是針對非實時、非對稱的高速分組數據業務而設計的。高速傳送是對1x EV-DO 系統設計的核心功能要求,高速意味着需要基於有限的帶寬資源,利用蜂窩網絡向移動用戶提供類似於有線網絡(如ADSL)那樣的高速數據業務。最初設計1x EV-DO 系統時,主要是爲了提供網頁瀏覽、文件下載等無線因特網業務,它們要麼具有非實時的特點,對業務的QoS 保證沒有嚴格的要求;要麼具有非對稱的特點,要求前向鏈路的傳送速率和吞吐量明顯高於反向鏈路。顯然,隨着業務的發展,對1x EV-DO 系統功能要求也將隨之提高。在CDMA2000 1x 系統中,中低速數據業務和語音業務是碼分複用的,共享基站發射功率、擴頻碼和頻率資源。基站通過快速閉環功率控制技術補償因信道衰落帶來的影響,從而獲得較高的頻譜利用效率,對於中低速數據及語音業務而言,這是最佳的選擇。但是,對於高速分組數據業務,這種快速功率控制並不能保證系統具有很高的頻譜利用效率,尤其是當高速分組數據業務與傳統的語音業務採用碼分方式共享頻率和基站功率資源時,系統效率會較低。
1x EV-DO 系統的基本設計思想是將高速分組數據業務與低速語音及數據業務分離開來,利用單獨載波提供高速分組數據業務,而傳統的語音業務和中低速分組數據業務由CDMA2000 1x 系統提供,這樣可以獲得更高的頻譜利用效率,網絡設計也比較靈活。在具體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到1x EV-DO 系統與CDMA2000 1x 系統的兼容性,並利用CDMA20001x/1x EV-DO 雙模終端或混合終端(Hybrid Access Terminal)的互操作,來實現低速語音業務與高速分組數據業務的共同服務。

理論下載速率:
3G網絡速度在2-7M:
WCDMA(7.2/14.4Mbps),CDMA2000(3.1Mbps/單載波),TD-SCDMA(2.8Mbps/單載波)
在中國這三種標準爲別爲:
中國移動(TD-SCDMA)
優勢:中國自有3G技術,獲政府支持
中國聯通(WCDMA)
優勢:有較高的擴頻增益,發展空間較大,全球漫遊能力最強,技術成熟性最佳。
中國電信(CDMA2000)(EVDO)(evdo是對cdma的提速)
中國電信2009年4月開始商用EVDO
普通CDMA2000優勢:可以從原有的CDMA1X直接升級到3G,建設成本低廉。
EV-DO優勢:提高了空中接口的傳輸速率;它採用速率控制而不是功率控制,可以始終使用最大功率發射前向鏈路信號,提高了可靠性;運用特有的調度算法合理處理小區內多個終端的業務競爭。

3.5G(H網)

3.5G HSDPA(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高速下行分組接入網絡,速度可達14.4M;
HSDPA(高速下行分組接入,High Speed Downlink Packages Access)技術是實現提高WCDMA網絡高速下行數據傳輸速率最爲重要的技術,是3GPP在R5協議中爲了滿足上下行數據業務不對稱的需求提出來的,它可以在不改變已經建設的WCDMA系統網絡結構的基礎上,大大提高用戶下行數據業務速率(理論最大值可達14.4Mbps),該技術是WCDMA網絡建設中提高下行容量和數據業務速率的一種重要技術。
日本的NTT DoCoMo是最早試驗HSDPA技術的運營商之一,在2004年3GSM全球大會上,HSDPA也同樣改變了所有主要歐洲運營商的日程。在美國,GSM運營商當然也在尋求更多的武器,以便在越來越具有攻擊性的市場中確保領先地位。2004年12月1日,Cingular正式與朗訊科技簽署了一項爲期4年的3GW-CDMA設備、軟件和服務供貨協議,其中就包括了HSDPA技術的部署。協議將使Cingular公司從2005年起得以爲消費者提供範圍廣泛的多媒體服務。

3.75G(H+網)

HSDPA+(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高速下行分組接入網絡,速度可達21M-42M。

4G LTE第四代移動通信系統

LTE (僞4G)【E3G(3.5G~3.9G)】

LTE (Long Term Evolution,長期演進)項目是3G的演進,始於2004年3GPP的多倫多會議,LTE也被通俗的稱爲3.9G,改進並增強了3G的空中接入技術,被視作從3G向4G演進的主流技術,儘管被宣傳爲4G無線標準,但它其實並未被3GPP認可爲國際電信聯盟所描述的下一代無線通訊標準IMT-Advanced,因此在嚴格意義上其還未達到4G的標準。
主流制式爲:
LTE-FDD(頻分雙工,即採用兩個對稱的頻率信道來分別發射和接收信號)技術
【FDD是在分離的兩個對稱頻率信道上進行接收和發送,用保護頻段來分離接收和發送信道。FDD必須採用成對的頻率,依靠頻率來區分上下行鏈路,其單方向的資源在時間上是連續的。FDD在支持對稱業務時,能充分利用上下行的頻譜,但在支持非對稱業務時,頻譜利用率將大大降低。】
LTE-TDD(時分雙工,即發射和接收信號是在同一頻率信道的不同時隙中進行的)技術。
【TDD用時間來分離接收和發送信道。在TDD 方式的移動通信系統中, 接收和發送使用同一頻率載波的不同時隙作爲信道的承載, 其單方向的資源在時間上是不連續的,時間資源在兩個方向上進行了分配。某個時間段由基站發送信號給移動臺,另外的時間由移動臺發送信號給基站,基站和移動臺之間必須協同一致才能順利工作。】
速率:在20MHz頻譜帶寬能夠提供下行100Mbps、上行50Mbps的峯值速率 。
核心技術:
接入方式和多址方案,調製與編碼技術,高性能的接收機,智能天線技術,MIMO技術,軟件無線電技術,基於IP的核心網,多用戶檢測技術。

LTE-Advanced(LTE-A)

集3G與WLAN於一體,並能夠快速傳輸數據、高質量、音頻、視頻和圖像等的第四代移動電話行動通信標準
lte-advanced(中文名:長期演進技術升級版),簡稱LTE升級版,是基於長期演進技術(LTE)的版本,也是4G規格的國際高速無線通訊標準。它是一個移動通訊標準,於2009年末正式作爲4G系統遞交至ITU-T,並先後通過國際電信聯盟、IMT-Advanced,最終於2011年3月爲3GPP完成。它被3GPP標準化成爲主要的LTE增強標準。
帶寬:100MHz 峯值速率:下行1Gbps,上行500Mbps 峯值頻譜效率:下行30bps/Hz,上行15bps/Hz
LTE-A是LTE的演進版本,同時還保持對LTE較好的後向兼容性,採用了載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上/下行多天線增強(Enhanced UL/DL MIMO)、多點協作傳輸(Coordinated Multi-point Tx&Rx)、中繼(Relay)、異構網干擾協調增強(Enhanced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forHeterogeneous Network)等關鍵技術,能大大提高無線通信系統的峯值數據速率、峯值頻譜效率、小區平均譜效率以及小區邊界用戶性能,同時也能提高整個網絡的組網效率,這使得LTE和LTE-A系統成爲未來幾年內無線通信發展的主流。
LTE載波聚合是一項重要技術,可以在一個頻段內及跨頻段將多個無線電信道結合在一起,從而提高用戶的數據傳輸速率,減少延遲,併爲沒有20 MHz連續頻譜的運營商提供Category 4功能。
2013年6月26日,韓國電信運營商SK推出全球第一個消費級LTE-A網絡, 全球首個消費級LTE-A網絡亮相 下載速率達150Mbps; 在芯片方面,高通Gobi第三代LTE調制解調器MDM9x25是首批支持LTE-Advanced和LTE載波聚合的芯片。目前只有MDM9225和MDM9625芯片組能夠支持載波聚合技術,驍龍800系列處理器集成這款調制解調器[2]。除了高通,英特爾也有計劃推出LTE-A芯片。 在終端方面,全球首款LTE-Advanced智能手機是由三星推出的Galaxy S4 LTE-A,採用驍龍800系列處理器,於2013年6月發佈。 [3]在9月,日本軟銀移動推出了Pocket WiFi SoftBank 203Z和eAccess 的Pocket WiFi GL09P移動路由器,下行傳輸速率可達110Mbps,通過支持LTE Advanced載波聚合實現目前市場上最快速度的商用產品,集成高通Gobi MDM9x25調制解調器。

5G 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

5G network,其峯值理論傳輸速度可達每秒數10Gb,比4G網絡的傳輸速度快數百倍。 舉例來說,一部1G超高畫質電影可在3秒之內下載完成。5G性能的目標是高數據速率,減少延遲,節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統容量和大規模設備連接。隨着5G技術的誕生,用智能終端分享3D電影、遊戲以及超高畫質(UHD)節目的時代已向我們走來。2018年12月27日,在由IMT-2020(5G)推進組組織的中國5G技術研發試驗第三階段測試中,華爲以100%通過率完成5G核心網安全技術測試。[1] 2019年4月,華爲與中國電信江蘇公司、國網南京供電公司成功完成了業界首個基於真實電網環境的電力切片測試,這同時也是全球首個基於最新3GPP標準5G SA網絡的電力切片測試。本次測試的成功標誌着5G深入垂直行業應用進入到了一個新階段。

基站覆蓋距離

1G基站的由來,模擬系統
2G基站的覆蓋半徑約爲5-10公里
3G基站的覆蓋半徑約爲2-5公里
4G基站的覆蓋半徑約爲1-3公里
5G基站的覆蓋半徑約爲100-300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