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畢業時刻》有感,隨便寫點


很久沒看過電視的我今天開了電視,把《畢業時刻》大結局看了。該劇確實不錯,雖然最後皆大歡喜的結局比現實溫馨了很多,但作爲一部青春勵志劇,看了後能讓人思考、讓人振奮,其目的已經達到了。

     畢業已經三年半了,沒有什麼坎坷的經歷,還暫時沒有被現實擊倒,這點我算比較幸運的。高中時就對計算機感興趣,高考雖然沒考上什麼名牌大學,但進了自己喜歡的軟件工程專業。大一時就決定要走遊戲開發道路,並一直爲此準備着,當畢業前大家都忙着找工作時我還在寫着自己的demo,因爲之前已經弄清楚了在沒有工作經驗時作品就是進入該行業最好的敲門磚。畢業後幸運地進了一家不錯的網遊公司,也學到了很多。三年後我離開了,但不是因爲跳槽,只爲了心裏一直的單機夢。

     這裏就隨便寫點。理想每個人都有,但不能結合自身實際的,不能堅持實現的只是空想而已。朝着目標奮鬥是幸福的,但其歷程也是十分漫長和幸苦的,所以很多人選擇了中途放棄。人們常說現實擊碎了自己的理想,但卻不願意承認自己的不能堅持纔是最重要的原因。

     就拿畢業入職來說,“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選擇進入哪一個行業會很大程度地決定自己今後的人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行業,進一個理想的公司(待遇好,發展空間大)這是很多人的願望。當然也有不少人只希望找個穩定、收入好的工作就好,對工作是否和興趣掛鉤不太在意,這也是一種生活方式,這裏就不說了。如果等到臨近畢業時才思考將來的事業規劃,就已經太晚了,那樣的話你就已經在和他人的競爭中處於下風了。

     事實上,若要早作準備,就可以追溯到高考前,當時大家的焦點都集中在考多少分、進哪個檔次的大學上,事實上比這些更重要的專業的選擇。如果填志願時你並沒思考過興趣和理想,而只隨波逐流,聽說哪個專業熱門哪個將來有錢途就填哪個,那樣的話很可能大學時會比較痛苦(學着自己不太感興趣的東西)。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選擇喜歡的專業會讓你學起來有更強的動力。每個大學的不同專業師資力量參差不齊,爲了體面選擇其不擅長的專業就更要誤事。對於IT業來說,大學牌子的影響就更小了,因爲最新的技術知識都能從書籍和互聯網獲得,而且比老師教的更先進。(其它專業不太瞭解就不好說了)
拜中國教育所賜,很多專業的高校教學和社會實際脫鉤嚴重,從課堂學到的知識對企業來說過於陳舊,這也是爲什麼不少在校品學兼優的學生不被企業看重的重要原因。寄希望於中國教育的改革?恐怕現在我們不能奢望了,唯一的辦法只能靠自己。瞭解前進的方向比努力前行更重要,這就要通過各種渠道去了解你想從事的行業,瞭解心儀的公司,去學習那些受企業真正需要的知識。拿我們IT行業來說,公司需要的理想人才就是有紮實的編程基礎,有大規模軟件編寫經驗,能夠不斷學習各種新興的軟件技術。劇中的譚冰就是這樣一個有所準備的人,不但學得很好,實際動手能力很強,還早早地和心儀公司的員工建立了聯繫,雖然在劇中出現了很多意外,但現實中這樣的人才絕對是搶手的。而同樣品學兼優的徐默涵工作卻屢屢碰壁,這與其不明確的目標有很大關係,好在其最後終於找準了自己的定位。

至於找工作的方式,我更傾向於譚冰的重點攻擊,而不是很多人那種遍地撒網。這並不是說要非進大公司不可,而是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最有可能的企業進行重點攻關。簡歷一兩頁就夠了,寫上目標企業最感興趣的東西即可,多了也沒人會看,也切記不可瞎吹,畢竟公司不是傻子。最理想的簡歷應該是因公司而異,千篇一律的沒什麼吸引力,若能加上自己對目標行業的看法,目標企業的瞭解,應該會更容易引起招聘公司的注意。當然,簡歷只是敲門磚,對自己能力的介紹都必須建立在真實的實力上,這也是筆試、面試、機試的意義,否則就算僥倖混進去也會在將來的工作中露出馬腳被T出去(親眼見過幾起了)。

此外,無論是劇中還是現實中,大家普遍都對那些名氣大、規模大、薪水高的公司格外青睞,認爲進去了就是榮耀。我個人不這麼看,規模大的公司機制健全,但這也意味着條條框框很多,在裏面學習和發展的空間有限,競爭壓力也不是一般的高(比如劇中的瓦氏)。相反發展中的中小公司約束小,在裏面能學到不少大公司學不到的東西(因爲成熟的東西不會讓你去拓荒),個人發展空間也會更大,若能在初期就伴隨公司成長將來作爲元老一定會得到豐厚的回報。當然,這並不是說中小公司就一定很好,若決策人缺乏清晰的戰略思路,內部缺乏公平的競爭環境,交織着太多人際關係,這樣的企業最好別進,也就是說企業文化也十分重要。
爲了理想,一切都得早作準備,所以劇中說大學是人與人之間拉開差距的地方。但是如果到畢業求職時沒準備好又怎麼辦呢,恐怕只能先根據自己的能力找一個飯碗,經過準備後再跳向理想的地方。這個過程會非常艱難,但也並非完全不可能,需要很強的毅力堅持,遊戲業的一個例子就是做客服的徐波成爲了夢幻西遊的主策。沒找到理想的工作只不過說明你在事業上起跑慢了些,之後幾十年的長跑纔是比拼毅力和智慧的時候。工作三五年後,有人在原地踏步,有人從公司基層進入了中層,有人跳了槽薪水翻了倍,有人看到了商機選擇創業。。。又會是一個關鍵時刻,和畢業時刻一樣。

其實,我工作幾年所感受到的最多隻能代表IT這個行業的一部分,其它行業(尤其是傳統行業)可能就完全不同了。在缺乏競爭、壟斷橫行、官僚把持的行業裏不光是個人,就連企業也一樣會失去活力,外部停止了擴張,內部進行着無盡的權利、關係傾軋(看看那些事業機關和壟斷國企吧)。即使是在IT行業,面向政府事業單位做行業軟件和麪向終端消費者做通用軟件又會是完全不同的面貌,那就是TX、baidu、360、綠壩他們的故事,這裏就不多說了。

最後想說的一個觀點就是,“事業有成”的含義被世俗說成了“有錢有房有車”,實際上只要能在自己的行業做出成績,如老師培養出優秀的學生、科研人員取得暫無錢途的研究成果、藝術家帶給觀衆快樂等等,那就是事業有成,就算沒有白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