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ki制作灵活简洁的英语单词模板


本模板仅是根据个人偏好所做,不一定完全适用于大家,可以参考参考,根据自己的需求做修改,欢迎讨论哦~~

问题来源

  • anki自带的模板其实可以满足记单词的需求,但形式单一,用basic and reverse模板的话一个笔记只能产生2张卡片,如果一个单词有多个中文意思,那么我们在记忆的时候是看着所有的中文意思记忆一个单词,如果单独看不同的中文释义记忆是不是更好呢?
  • 比如abandon:1. 离弃,遗弃,抛弃; 2. 陷入,沉湎于(某种情感)3. 狂热。 有3种中文释义(还有更多,只是举例),如果只做2张卡片,正面是所有中文,那么我们记忆的时候很有可能只根据最熟悉的那个意思( 离弃,遗弃)回想起了单词,如果下次问你狂热的单词有什么,就想不起来了。我不知道大家怎么样,反正我会出现这种情况。。
  • 而且在使用英语的时候,比如写作、交谈,我们一般是根据中文回想英文,所以从这一点来说,根据不同的中文释义来记忆英文是很重要的
  •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把中文释义分开记忆,原有的模板分开记忆需要再创建笔记,那它们就属于不同的笔记了(笔记和卡片的区别不用说了吧),没有关联性,所以我们就来自定义一个模板

目标

  • 根据中文释义决定产生几张卡片。关键在于add reverse字段,在add reverse字段不添加内容,则只产生一张卡片;添加任意内容,则产生对应的卡片(具体解释见后文)
  • 制作完成后的卡片如下所示:(如果想看效果请直接跳到最后

第一张:正面:英文+音标,反面:所有中文释义+所有例句+所有例句翻译+音频
第二张(可选):正面:中文释义1,反面:英文+音标+例句1+例句翻译1+音频
第三张(可选):同上,只是变成了中文释义2
第四张(可选):同上

  • 这样只需要编辑一个笔记就可以产生任意数量的卡片,非常灵活,记单词的方法性更强,不容易遗漏生僻释义。

step1:添加笔记类型

  • 工具–>管理笔记类型–>添加–>克隆:basic -->重命名为英语单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tep2:添加字段

  • 选中刚才创建的笔记类型–>点击右侧的字段–>将以下字段按顺序逐个添加(注意要完全一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tep3:进入模板编辑界面

  • 添加完字段后,我们开始编辑模板。
  • 还是选中刚才创建的笔记类型,点击卡片,进入模板编辑界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tep4:编辑第一张卡片模板

  • 将以下内容复制到正面模板和背面模板以及格式刷

正面模板

<div style='font-family: Arial; font-size: 30px; color:yellow'>{{英文}}</div>

<div style='font-family: Arial; font-size: 20px;'>{{音标}}</div>

背面模板

{{FrontSide}}

<br>
<div style='font-family: Arial; font-size: 25px; color:yellow'>{{中文1}}</div>
<div style='font-family: Arial; font-size: 20px;'>{{例句1}}</div>
<div style='font-family: Arial; font-size: 20px;'>{{hint:例句翻译1}}</div>
<br >
<br >
<div style='font-family: Arial; font-size: 25px; color:yellow'>{{中文2}}</div>
<div style='font-family: Arial; font-size: 20px;'>{{例句2}}</div>
<div style='font-family: Arial; font-size: 20px;'>{{hint:例句翻译2}}</div>
<br >
<br >
<div style='font-family: Arial; font-size: 25px; color:yellow'>{{中文3}}</div>
<div style='font-family: Arial; font-size: 20px;'>{{例句3}}</div>
<div style='font-family: Arial; font-size: 20px;'>{{hint:例句翻译3}}</div>
<br >
<div style='font-family: Arial; font-size: 20px;'>{{发音}}</div>

格式刷

.card {
 font-family: arial;
 font-size: 20px;
 text-align: center;
 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white;
}

界面大概是这样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tep5:编辑Card 2

  • 我们已经完成了第一张卡片模板的制作,现在我们要制作第二张卡片了。
  • 首先添加第二张卡片
  • 点击刚才的模板编辑界面右上角的选项,点击添加卡片类型,然后命名为Card 2,这个名字随意。这样便添加完成了
  • 在卡片类型一栏,选中Card 2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然后将以下代码复制到模板中,和上一步差不多。

正面模板

{{#Add Reverse1}}<div style='font-family: Arial; font-size: 25px; color:yellow'>{{中文1}}</div>{{/Add Reverse1}}
  • 注意到这个字段被Add Reverse1修饰,表示这张卡片是否产生是可选的,如何决定见下文

背面模板

{{FrontSide}}

<hr id=answer>
<div style='font-family: Arial; font-size: 30px; color:yellow'>{{英文}}</div>
<div style='font-family: Arial; font-size: 20px;'>{{音标}}</div>
<br>
<div style='font-family: Arial; font-size: 20px;'>{{例句1}}</div>
<div style='font-family: Arial; font-size: 20px;'>{{hint:例句翻译1}}</div>
<br>
<div style='font-family: Arial; font-size: 20px;'>{{发音}}</div>

格式刷同上一步

step5:编辑Card3、4

紧接着我们开始创建Card 3、Card4,操作和上一步是一样的,只是代码稍有不同

Card 3的代码

  • 注意要先选中Card 3

正面模板

{{#Add Reverse2}}<div style='font-family: Arial; font-size: 25px; color:yellow'>{{中文2}}</div>{{/Add Reverse2}}

背面模板

{{FrontSide}}

<hr id=answer>
<div style='font-family: Arial; font-size: 30px; color:yellow'>{{英文}}</div>
<div style='font-family: Arial; font-size: 20px;'>{{音标}}</div>
<br>
<div style='font-family: Arial; font-size: 20px;'>{{例句2}}</div>
<div style='font-family: Arial; font-size: 20px;'>{{hint:例句翻译2}}</div>
<br>
<div style='font-family: Arial; font-size: 20px;'>{{发音}}</div>

Card 4的代码

正面

{{#Add Reverse3}}<div style='font-family: Arial; font-size: 25px; color:yellow'>{{中文3}}</div>{{/Add Reverse3}}

背面

{{FrontSide}}

<hr id=answer>
<div style='font-family: Arial; font-size: 30px; color:yellow'>{{英文}}</div>
<div style='font-family: Arial; font-size: 20px;'>{{音标}}</div>
<br>
<div style='font-family: Arial; font-size: 20px;'>{{例句3}}</div>
<div style='font-family: Arial; font-size: 20px;'>{{hint:例句翻译3}}</div>
<br>
<div style='font-family: Arial; font-size: 20px;'>{{发音}}</div>

大功告成!!

Add Reverse解释

  • 接下来我们随便创建一个牌组,然后类型选为英语单词,就会看到下面的界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最后面的三个Add Reverse字段就是分别控制Card2、3、4是否产生的
  • 比如在Add Reverse1中写入f(这个随便,只要有内容就行,该字段本质上就是一个标记),那么就会产生Card 2,而Card 2 对应的就是刚才制作的Card 2 模板;如果不写入内容,就不会产生Card 2.

示例:创建一条笔记

如下所示,我们将要记忆的内容依次输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由于3个Add Reverse字段都添加了内容,所以一共产生了4张卡片,如下:
  • 注意我没有添加音标,所以不显示

Card 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ard 2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ard 3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ard 4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上图一共产生了4张卡片,这样就实现了将中文释义分开记忆的效果
  • 注意:例句就是对应中文的例句
  • 如果中文释义超过了3个,就需要添加更多卡片,只需要按照step 5 做就行了,代码稍微不同(特别注意要用Add Reverse修饰),而且需要添加相应的字段
  • 如果中文释义只有2个,那么Add Reverse3字段就不用写入任何内容,Card 4就不会产生
  • 总之是很灵活的,如果你后续了解了一个单词的更多意思,再添加就可以了,对应的在Add Reverse 字段标记一下。
  • 但千万不要在一个Add Reverse字段没有对应的释义时,在该Add Reverse字段标记,这样会产生空卡片

如下所示,graze笔记的4张卡片,分开记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