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ync远程同步配置笔记

Rsync远程同步

rsync是什么?

是一个远程数据同步工具,可以实现不同主机之间的同步,同时也支持增量和全量的备份

同步源:负责响应来自客户机的rsync同步操作的服务器,在同步过程中,同步源负责提供文档的原始位置

发起端:负责发起rsync同步操作的客户机,对文档的原始位置有读取权限

rsync配置文件/etc/rsyncd.conf解析

uid = rsync      \\运行进程的用户
gid = rsync       \\运行进程的用户组
port = 873        \\监听端口
address = 192.168.0.101     \\监听地址
log file = /var/log/rsyncd.log   \\日志的文件位置
pid file = /var/run/rsyncd.pid   \\存放进程pid的文件位置
fake super = yes     \\无需让rsync以root身份运行,允许接收文件的完整属性
use chroot = no         \\是否禁锢在源地址
max connections = 200      \\最大连接数
timeout = 600          \\超时时间
ignore errors        \\忽略错误信息
read only = false        \\对备份数据可读写
list = false         \\不允许查看模块信息
hosts allow = 192.168.0.0/24    \\允许访问的客户机地址
[test]            \\定义共享模块名称
comment = commit      \\模块注释信息
path = /test        \\定义接收备份数据目录
read only = yes      \\是否为只读
dont compress = *.gz *.bz2 *.tgz *.zip *.rar *.z   \\挺不是不在压缩的文件类型
auth users = rsyncd    \\授权账户用户名
secrets file = /etc/rsyncd_users.db   \\存放账户秘钥的数据文件位置

配置使用rsync

一、下行同步(客户端向同步源发起同步)

同步源配置

1.安装rsync

yum -y install rsync

2.编辑配置文件

 vim /etc/rsyncd.conf

3.创建独立的账号文件,权限给600,并启动服务

vim /etc/rsyncd_users.db

wangmazi:123456

chmod 600 /etc/rsyncd_users.db

 rsync --daemon

客户端配置使用

1.安装rsync

yum -y install rsync

2.创建一个目录来专门存放备份的东西

 mkdir /mybak

3.使用rsync命令进行同步备份以及删除操作

rsync 选项 原始位置 目标位置

“-r”:表示递归整个目录树

“-l”:用来备份链接文件

常用选项:

-a:归档模式,递归并保留对象属性,等同于 -rlptgoD

-v:显示同步过程的详细(verbose)信息

-r:递归模式,包含目录以及子目录的所有文件

-l:对于符号链接文件仍然复制为符号链接文件

-p:保留文件的权限标记

-t:保留文件的时间标记

-g:保留文件的属组标记(仅超级用户使用)

-o:保留文件的属主标记(仅超级用户使用)

-D:保留设备文件及其他特殊文件

-z:在传输文件时进行压缩(compress)

-H:保留硬连接文件

-A:保留ACL属性信息

--delete:删除目标位置有而原始位置没有的文件

--checksum:根据对象的校验和来决定是否跳过文件

rsync同步的两种使用方法

用户名@主机地址::共享模块

 rsync -avz [email protected]::wwwroot /mybak/

rsync://用户名@主机地址/共享模块名

rsync -avz rsync://[email protected]/wwwroot /mybak/

同步删除源位置没有的文件,而本地还存在的文件

rsync -avz --delete [email protected]::wwwroot /mybak/

4.自动同步操作

之前需要创建一个登录使用的文件内容为账户密码(只要密码就行了),给该文件600的权限

vim /etc/server.pass

123456

chmod 600 /etc/server.pass

编写周期性计划:crontab -e

30 22 * * 8 /usr/bin/rsync -az --delete --password-file=/etc/server.pass [email protected]::wwwroot   /mybak

二、上行同步(把客户端发起端里面的文件同步到同步源里面)

rsync工具与inotify机制结合,可以实现触发式备份(实时上行同步)

1.在发起端下载安装inotify-tools工具

tar zxf inotify-tools-3.14.tar.gz

cd inotify-tools-3.14

./configure

make && make install

inotifywait:用于持续监控,实时输出结果

inotifywatch:用于短期监控,任务完成后再出结果

2.编辑配置文件添加调整inotify的内核参数

vim /etc/rsyncd.conf

gid = nobody
use chroot = yes
address = 192.168.0.101
port 873
log file = /var/log/rsyncd.log
pid file = /var/run/rsyncd.pid
hosts allow = 192.168.0.0/24
[wwwroot]
path = /var/www/html
comment = Document Root of wwwhtml
read only = no
dont compress = *.gz *.bz2 *.tgz *.zip *.rar *.z
auth users = wangmazi
secrets file = /etc/rsyncd_users.db
fs.inotify.max_queued_events = 16384
fs.inotify.max_user_instances = 1024
fs.inotify.max_user_watches = 1048576

3.测试监控文件变化

inotifywait -m -r -q -e modify,create,move,delete /mybak/

-e:指定要监控哪些事件

-m:持续监控

-r:递归整个目录

-q:简化输出信息

4.将rsync工具与inotify机制结合,可以实现触发式备份(实时上行同步

编写脚本实现:vim /root/inotify_rsync.sh

#!/bin/bash
INOTIFY_CMD=`inotifywait -mrq -e modify,create,attrib,move,delete /mybak`
RSYNC_CMD="rsync -azH --delete --password-file=/etc/server.pass /mybak rsync://[email protected]/wwwroot /var/www/html"
$INOTIFY_CMD | while read DIRECTORY EVENT FILE
  do
   if [ $(pgrep rsync | wc -l) -le 0 ] 
   then
        $RSYNC_CMD
  fi
  done

注意:  rsync.conf 中read only=no

要把本地文件上行同步写入同步源的文件夹中给同步源192.168.0.101的目录 777权限

chmod 777 /var/www/html

运行脚本即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