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WWDC 2020 筆記及廣告洞察

字太多,不想看,長求總

一堆軟件更新+蘋果的MAC要用自家的Arm芯片啦。

1 iOS 14 -- 2015年發佈的iPhone 6s及以後機型可升級到iOS14

點評:軟件系統常規更新,沒有使用傳言命名iPhone OS 14

2.1 Widgets on the Home Screen桌面小組件

點評:在桌面小部件上看到體育球隊比賽比分、健身運動狀態、打車信息,Android多年前已實現

2.2 App Library 軟件庫

點評:自動管理手機安裝的App

2.3 Compact Calls 迷你來電通知

點評:來電通知像普通消息一樣推送到屏幕上方,來自Mac

2.4 Picture in Picture 視頻畫中畫

點評:視頻聊天時,可以刷新聞了,Android早就支持了

2.5 App Clips小程序

點評:類似於手機的小程序,用戶不需要下載一個特定的App,華爲快應用

2.6 iMessage Map Siri Home智能家庭 CarKey等的軟件更新

點評:軟件更新,其中CarKey已和寶馬合作,可以通過iMessage把“車鑰匙”分享給朋友

2.7 AirPods Pro更新

3 iPadOS 14更新

新增widgets和App Clips 功能

4 watchOS 7

用戶可以分享自己的手錶錶盤設計

系統可以識別佩戴者跳舞,提醒用戶按時休息,睡覺,

配合疫情,洗手倒計時,每天洗手滿20秒

5 tvOS 14

支持畫中畫等

6 macOS Big Sur

新的mac OS系統設計更貼近iOS

7 ARM based Mac

Mac產品線開始搭載自家設計的、基於ARM的處理器

 

廣告相關部分

IDFA殘了,以後要獲得用戶許可後纔可以使用

IDFA可以理解爲廣告標識符,在同一個設備上的所有App都會取到相同的值,是蘋果專門給各廣告提供商用來追蹤用戶而設的。廣告標示符是由系統存儲着的。適用於對外:例如廣告推廣,換量等跨應用的用戶追蹤等。

這個網絡使用權限類似的彈出框,我估計至多10%的用戶會許可吧,相機權限,網絡權限我們如果限制,會給使用App帶來麻煩,廣告不一樣,授權應用使用IDFA的好處,是用戶可以看到個性化的廣告。但用戶心裏想的是不看廣告啊,同意對用戶也沒啥好處,還可能泄露隱私,IDFA是殘廢了

IDFA的替代方法

從最早的UDID,IMEI等方法,存在用戶隱私泄漏的問題,逐步被禁止,IDFA很好的解決了用戶匿名和廣告的精準畫像,但隨着個人數據的越來越多,也存在隱私泄漏,在大數據面前,通過使用用戶使用數個App的習慣,推到出用戶大致年齡,性別已經是小菜一碟了(比如用大姨媽App----年輕女性)。

在禁用IDFA後,對於google和facebook這些廣告巨頭,如何繼續對用戶精準定位,巨頭們可能回到電子郵件地址,電話號碼,身份證ID等,這些具有唯一性,但匿名性不這麼好的個人信息,這增加了用戶隱私泄漏的風險。

IDFV或ID for Vendors(供應商ID)將繼續對提供給開發者,這意味着開發者可以在單個設備上擁有所有應用程序的唯一的設備標識符。如果一個用戶在她的iPhone上安裝了我的三個應用程序,應用A,B,C,那麼我可以在通過VendorID做精細化的營銷推薦活動。 

廣告歸因SKAdNetwork

在現有的架構下,廣告歸因的活動由google和facebook這些廣告巨頭在做,未來這個由蘋果來提供,大致的流程是用戶在應用A裏點擊了廣告,蘋果將​​使用SKAdNetwork API接收來自廣告點擊的元數據,從AppStore安裝了應用B,在應用B中會收到,回傳到廣告網絡可以包含廣告活動ID,

開發者集成申請用戶授權的方法和流程

對Android的影響:

移動應用廣告接近今年市場規模接近800億美元,其中Android約佔1/3,iOS約佔2/3,是谷歌收入的重要來源。

在以往的隱私的保護方面,蘋果推了限制,谷歌也會考慮更新到Android上,這次谷歌會不會禁用Google Advertising ID,我覺得很可能不會,不同於蘋果是家硬件設備公司,谷歌通過android生態,獲得的廣告收入,是其收入的大頭;如果禁用GAID,用戶隱私獲益,但廣告精細化推薦下降,廣告主願意投入移動廣告的錢減少,進而降低eCPM,最終減少谷歌收入。

在未來用戶的隱私會越來越重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