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ollo 2.0發佈前 試乘百度L3、L4級自動駕駛汽車

循着“每週更新,兩個月左右進行一次新版本和總體能力的提升”的節奏,去年 9 月,Apollo 1.5 對外發布,整個系統新增了 65000 行代碼,重點開放了 5 種能力:障礙物感知、決策規劃、雲端仿真、高精地圖服務、端到端的深度學習,其中前四種能力均爲首次開放。而且,1.5 支持晝夜定車道自動駕駛,可實現夜間環境下的障礙物識別,以及非典型交通場景下的異性障礙物識別。

距離 Apollo 1.5 發佈,3 個多月的時間過去了,Apollo 計劃也即將迎來 2.0 的更新。這一次,百度將重大發布放到了 CES 2018 上。在此之前,百度將國內諸多媒體請到其硅谷的新研發中心,舉行了一場規模龐大的展前自動駕駛汽車體驗活動。

該研發中心位於硅谷桑尼韋爾(Sunnyvale),旁邊就是舊金山灣。去年 10 月正式揭幕,未來主要用於自動駕駛和互聯網安全領域的相關研發工作。加上百度此前在硅谷庫比蒂諾(Cupertino)以及西雅圖開設的研發中心或辦公室,如今,百度在美國已經形成了三地聯動。

據瞭解,百度美國研究院擁有超過 200 名員工,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安全和硬件、自動駕駛三個領域進行先進技術的研究。

此次自動駕駛體驗活動上,百度還邀請了 Apollo 平臺的諸多合作伙伴到場,其中包括 GPU 巨頭英偉達、自動駕駛汽車改裝企業 AutonomouStuff、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採埃孚(ZF)以及汽車分時租賃企業盼達用車。

這些企業之間形成的合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構成了百度所期待的“生態圈”。

  • 去年 1 月,採埃孚成爲第一家宣佈採用英偉達 Drive PX2 計算平臺的汽車供應商,雙方要打造自動駕駛控制平臺 ZF ProAI;

  • 去年 7 月,百度與英偉達宣佈聯合開發自動駕駛技術,二者結成聯盟;百度目前基於林肯 MKZ 改裝的自動駕駛汽車便是與 AutonomouStuff 合作完成;幾乎同一時間,AutonomouStuff 宣佈爲英偉達旗下的自動駕駛平臺——Drive PX 以及傳感器提供相關套件;

  • 去年 9 月,採埃孚與百度共同宣佈,雙方正式達成新的戰略合作,將在自動駕駛、車聯網以及移動出行服務領域展開合作,爲中國市場開發完備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

  • 去年 11 月,百度與盼達用車展開合作,百度將其 Apollo 平臺的自動駕駛技術集成到盼達的共享運營車輛上,後者將率先在重慶兩江新區開展自動駕駛共享汽車的試運營,可以達到 L3 級別,支持自主泊車以及 App 叫車。而百度與盼達合作的自動駕駛車輛便採用了採埃孚 ProAI 控制平臺。

當然,這並不是百度 Apollo 自動駕駛生態的全部。今年 CES,趁着 Apollo 2.0 的更新,百度的更多夥伴將齊聚“Baidu World”大會。

不過,在此之前,所有風頭都是屬於自動駕駛車輛試乘。這一次,百度把與採埃孚、盼達(包括力帆)合作的 L3 級別自動駕駛分時租賃車型以及搭載了 Apollo 2.0 最新技術的 L4 級別自動駕駛車型都展示了出來並且提供試乘。

Apollo 2.0 + Drive PX2 = L4 自動駕駛

這就是搭載了百度 Apollo 2.0 系統,具備 L4 級別能力的自動駕駛原型車。

這款自動駕駛汽車是由百度和 AutonomouStuff 聯手基於林肯 MKZ 車型改造而成,車頂搭載了 Velodyne 的一枚 64 線激光雷達和兩枚 16 線激光雷達,同時還配有 GPS 定位傳感器。在激光雷達的左右兩側,各自安裝了一枚前視攝像頭,可通過視覺途徑識別目標物,比如紅綠燈。在車輛前臉部位,其搭載的是一款來自大陸的毫米波雷達,安裝位置經過了精確的調校。

當然,這樣的一套傳感器配置是可以靈活應變的,這其中起關鍵作用的是傳感器融合的技術。只要針對傳感器的數據修改相應的算法,便可以實現傳感器配置的變化,都是可以定製的。

在車輛的後備箱內,是對於自動駕駛最爲關鍵的車載電腦,是整個系統的計算單元。

百度的這輛自動駕駛汽車配備了兩臺車載電腦:一臺是基於 Apollo 2.0 所需要的工控機(使用的是 Neousys Nuvo-6108GC,這是一款性能強大的 X86 解構工業控制計算機);旁邊則是英偉達用於自動駕駛的 Drive PX2。據百度方面的技術負責人介紹,這兩臺電腦雖然服務的是兩套不同的系統,但 Apollo 系統會對這兩套系統都進行支持。

實際上,任何一臺電腦工作都可以實現車輛的自動駕駛,而百度之所以這樣配置,是爲了免去測試過程中來回拆機器的過程。問及兩臺電腦之間的性能區別,該技術負責人表示,英偉達的 Drive PX2 在圖像處理的性能上更加優異,因爲其有自帶的 GPU 以及進行圖像處理的軟件;而針對另一臺普通的工控機,百度在其中添加了英偉達的 GPU,用於處理圖像數據以及激光雷達掃描產生的點雲數據,工控機的運算能力相比 Drive PX2 則要強一些。

百度方面稱,現階段,這款車支持在簡單的城市道路、高速上行駛。這次試乘,也是百度 Apollo 2.0 首次在加州的公路上進行路測。

百度搭載了 Apollo 2.0 的 L4 級別自動駕駛車輛試乘是在百度美研辦公樓周圍的一段公共道路上進行的。整個行駛區域的道路相關信息已經進行過採集,百度專門爲這段路製作了高精地圖來輔佐自動駕駛車輛。

在試乘的整個過程中,會碰到紅綠燈、交叉路口、其他機動車以及自行車等,車輛需要自己進行剎車、啓動、變道、加速等操作。加之當日是陰雨天,也給自動駕駛汽車帶來了一些難度。

整體體驗來看,因爲是簡單的城市道路,這個過程完成得還是比較順利的,最高時速達到 56 公里/時,車輛剎車、變道的平穩度還是可圈可點的。但是在加速操作時,這輛車還顯得有些不夠沉穩。

百度相關技術負責人告訴雷鋒網新智駕,目前,Apollo 2.0 的相關更新代碼已經上傳至 Github,包括相關的軟硬件指導。而 Apollo 2.0 的最終發佈要在幾天後到來的 CES 2018 上進行。

Apollo 2.0 + ProAI + 盼達 = L3 自動駕駛落地

除了 L4 級別的自動駕駛汽車外,作爲百度 Apollo 平臺的合作伙伴,總部位於重慶的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企業盼達用車將雙方合作的成果空運到了硅谷百度美研。

其實稱雙方並不準確,這款車其實是五方合作的成果,包括百度、採埃孚、博世、力帆以及盼達。其中採埃孚提供的技術非常特別,是其與英偉達合作研發的自動駕駛控制平臺 ZF ProAI,這個平臺剛剛量產不久,就得到了盼達方面的採用。從幾方宣佈合作,到自動駕駛汽車落地,整個過程據稱只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

在傳感器方面,這款車算是非常簡約,只有前後兩個攝像頭以及周身的 12 枚超聲波雷達,這樣的傳感器配置已讓其具備了 L3 級別的自動駕駛能力,而且,還支持自動找車位和自主泊車的操作。

實際上,低速、簡約的傳感器配置以及自動找車位和自主泊車的能力某種程度上讓這款車非常適合於分時租賃或者其他共享服務。

目前盼達已經在重慶兩江新區啓動了自動駕駛分時租賃車輛的試點運營,先期將投放數十輛車進行嘗試。這到底是不是一門好生意,現在誰也不知道。

從真實體驗來看,這款車因爲目前還不能開上公共道路,所以行駛的速度很慢;在剎車、轉向時,整體體驗不如此前 L4 自動駕駛汽車那樣順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