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系统分析师-软件需求工程

1. 什么是需求

需求开发是主线,是目标;需求管理是支持,是保障

软件需求是指系统必须完成的事或必须具备的品质。

2. 需求层次:业务需求/用户需求/系统需求,层次从目标到具体,整体到局部,概念到细节

业务需求:对系统高层次的目标要求,来自甲方高级管理人员(确定项目视图和范围);

用户需求:用户的具体需求,能用这个系统做什么工作,可采用调查问卷完成收集;

系统需求:功能性需求/非功能性需求/系统设计约束等

3. 质量功能部署(QFD)

将用户要求求转化为软件需求的技术,提升用户满意度;

常规需求:用户认为需要做到的功能或性能,完成越多,满意度越高;

期望需求:用户想当然的认为需要完成的功能,但不能准确描述,若不能实现,会让用户感到不满意

意外需求:要求范围外(但是开发人员非常乐意赋予的功能或性能需求),不实现也不影响购买需求;

4. 需求获取

用户访谈:最基本的获取手段,有良好的灵活性和较广的范围,记录/沟通 需要分析师具备良好的领域技能,且时间有限;

问卷调:获得大量的数据,方便记录;

采样:选着一部分样例进行观察;

情节串联版:通过故事的方式串联情节,获得需求;

联合需求计划:JRP 成本较高,召开会议讨论;

5. 需求分析:提炼/分析/仔细审查已获取的需求;需求分析工作包含一下方面

5.1 绘制系统上下文范围关系图【为需求确定范围】

5.2 创建用户界面原型

5.3 分析需求的可行性

5.4 确定优先级

5.5 需求建模

5.6 使用数据字典

5.7 使用QFD

6. 需求分析的方法

6.1 SA方法关注功能的分层和分解,自上而下,对现实的问题进行不断的测试和分解,最终得到问题域的逻辑模型;

6.2 OOA(面向对象)方法,基于抽象,信息隐藏,功能独立和模块化,彼此之间通过接口沟通;

总结: SA 假定系统分析师能理解问题域的全部,并能够正确识别和分解问题;OOA既不假定分析师能理解全部,也不假定分析师能识别和分解问题,它只承诺一种持续“观测并理解”的方法,并且“观测后建立”的表象与现实生活的表象是一致的;

6.3 SA采用功能分解的方式描述系统需求,很难从功能到全局的考量

6.4 在OOA方法中构建用例模型有四个阶段:识别参与者/合并需求获得用例/细化用例描述/调整用例模型,前三个是必须的

7. 需求的定义/验证/评审

需求定义分为:严格定义方法/原型方法

8. 需求管理

需求基线:需求开发的结果应该有项目视图和范围文档,用例文档及SRS及相关分析模型,经过评审,这些文档就是定义了开发的需求基线;

基线分为:功能基线/指派基线/产品基线 (经过评审后的SRS属于指派基线)

需求变更:规范的处理变更,不是一味地拒绝;

需求跟踪: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