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分类介绍

1.按原理分类

机械硬盘(HDD)、固态硬盘(SSD)以及混合硬盘(SSHD)

1.1 机械硬盘(HDD)

机械硬盘(HDD)是传统硬盘,为电脑主要的存储媒介之一。由一个或者多个铝制或者玻璃制成的磁性碟片,磁头,转轴,控制电机,磁头控制器,数据转换器,接口和缓存等几个部分组成。工作时,磁头悬浮在高速旋转的碟片上进行读写数据。机械硬盘是集精密机械、微电子电路、电磁转换为一体的电脑存储设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 固态硬盘(SSD)

固态硬盘(SSD)是由多个闪存芯片加主控以及缓存组成的阵列式存储,属于以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制成的硬盘。相对机械硬盘,读取速度更快,寻道时间更小,可加快操作系统启动速度和软件启动速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3 混合硬盘(SSHD)

混合硬盘(SSHD)是机械硬盘与固态硬盘的结合体,采用容量较小的闪存颗粒用来存储常用常用文件,而磁盘才是最重要的存储介质,闪存仅起到了缓冲作用,将更多的常用文件保存到闪存内减小寻道时间,从而提升效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按硬盘接口分类

IDE、SATA、SCSI、SAS、FC

  • IDE,该接口是并口
  • SATA,该接口是串口
  • SCSI,SCSI 的英文全称为 “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
  • SAS(Serial Attached SCSI)即串行连接 SCSI,是新一代的 SCSI 技术

2.1 IDE

IDE(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本意是指把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起的硬盘驱动器,是一种硬盘的传输接口, 有另一个名称叫做 ATA(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指的是相同的东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2 SATA

SATA(Serial ATA)口的硬盘又叫串口硬盘,SATA 以它串行的数据发送方式得名。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数据线和信号线独立使用,并且传输的时钟频率保持独立,因此同以往的 PATA 相比,SATA 的传输速率可以达到并行的30倍。可以说:SATA 技术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 PATA 技术的改进,而是一种全新的总线架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3 SCSI

SCSI 英文全称(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它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原来的IDE接口的硬盘转速太慢,传输速率太低,因此高速的SCSI硬盘出现。其实SCSI并不是专为硬盘设计的,实际上它是一种总线型接口,独立于系统总线工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4 SAS

SAS(Serial Attached SCSI)即串行连接 SCSI,是新一代的 SCSI 技术。和现在流行的 Serial ATA(SATA)硬盘相同,都是采用串行技术以获得更高的传输速度,并通过缩短连结线改善内部空间等。SAS 是并行 SCSI 接口之后开发出的全新接口。此接口的设计是为了改善存储系统的效能、可用性和扩充性,并且提供与SATA硬盘的兼容性。SAS 的接口技术可以向下兼容 SATA。具体来说,二者的兼容性主要体现在物理层和协议层的兼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5 FC

光纤通道的英文拼写是 Fibre Channel,和 SCSI 接口一样光纤通道最初也不是为硬盘设计开发的接口技术,是专门为网络系统设计的,但随着存储系统对速度的需求,才逐渐应用到硬盘系统中。光纤通道硬盘是为提高多硬盘存储系统的速度和灵活性才开发的,它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多硬盘系统的通信速度。它以点对点(或是交换)的配置方式在系统之间采用了光缆连接。即,硬盘本身是不具备 FC 接口的, 插硬盘的机柜上带有 FC 接口, 通过光纤与光纤交换机互联。

参考文章:
https://www.cnblogs.com/awpatp/archive/2013/01/29/2881431.html
https://www.pc841.com/article/20171106-85439.html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