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選(六十七)

                      八六子
                    宋·秦觀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剗盡還生。念柳外青驄別後,水邊紅袂分時,愴然暗驚。
      無端天與娉婷,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怎奈向、歡娛漸隨流水,素絃聲斷,翠綃香減,那堪片片飛花弄晚,濛濛殘雨籠晴。正銷凝,黃鸝又啼數聲。

評析:

這是一首懷人之詞,懷念他曾經愛過的一個歌女。起爲神來之筆,見景物而陡然逗起離恨,以鏟盡還生的芳草比喻剪不斷的離情,變故爲新,用筆空靈含蓄。「念柳外」六句,回憶分別情景及往日歡娛,纏綿婉曲,意味無窮。以下幾句再敘離恨,並融情入景,以飛花、殘雨、黃鸝等幽美意象,襯托悽迷的感情,形容懷人雖無刻肌入骨之語,卻於清淳中見沉着。這首詞寫離情並不直說,而是融情於景,以景襯情,也就是說,把景物融入感情之中,使景物更鮮明而具有生命力,把感情附託在景物之上,使感情更爲含蓄深沉。

譯文:

我獨自靠在危亭子上,那怨情就像春草,剛剛被清理,不知不覺又已長出來。一想到在柳樹外騎馬分別的場景,一想到水邊與那位紅袖佳人分別的情形,我就傷感不已。佳人,上天爲何賜你如此美麗?讓我深深投入無力自拔?當年在夜月裏,我們共同醉入一簾幽夢,溫柔的春風吹拂着你我。真是無可奈何,往日的歡樂都伴隨着流水遠去,綠紗巾上的香味漸漸淡去,再也聽不到你那悅耳的琴聲。如今已到了暮春時令,片片殘紅在夜色中飛揚,點點細雨下着下着又晴了,霧氣一片迷迷濛濛。我的愁思正濃,忽然又傳來黃鸝的啼叫聲,一聲一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