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員現在嚴重內卷化了!

 

 

最近很多人提到“內卷化”這個詞,其實程序員近年來內卷化就挺嚴重的。

 

百度百科的搜索結果提到:內卷化,指一種社會或文化模式在某一發展階段達到一種確定的形式後,便停滯不前或無法轉化爲另一種高級模式的現象。

 

這一概念最早是用來研究爪哇的水稻農業。在殖民地時代和後殖民地時代的爪哇,農業生產長期以來原地不動,未曾發展,只是不斷地重複簡單再生產。不能提高單位人均產值。

 

從一些調研數據和我工作這麼久以來接觸到的程序員來看,大部分人在工作前三年其實都在重複,重複也就意味着技術停滯不前甚至落後。

 

互聯網每天都在發生變化,技術的迭代速度也越來越快,沒有進步就已經是一種落後了。

 

 

在我面試過的程序員中,有工作3年了還停留在curd水平的,還有工作5年了都待在同一家公司幹着基層工作每天累死累活寫代碼的。

 

通過這些也不難想象那些工作一兩年的初級程序員,其實大部分時間都在做着重複的工作,除了在職場變得更圓滑外,技術沒有本質成長。

 

 

爲什麼會造成這種“內卷化”現象,我認爲根本原因是市場對於技術人才的篩選標準“變態化”。

 

當程序員競爭變大,大家要麼降低自己的薪資提高性價比,要麼主動增加工作時長提高性價比,對於公司來說,支付的每筆薪資,最好都能得到超預期的利用。

 

這種情況下,說得難聽點就是,要麼讓自己的勞動力變得更廉價,要麼讓自己更累時薪更低。無論哪種情況,都是大家不想看見的。

 

 

內卷化並不發生在公司和員工之間,那叫壓榨不叫內卷。內卷是本應該同心協力的一幫人卻互相“坑害”。

 

比如原本應該互幫互助的小組成員卻因爲晉升名額而暗自較勁,你8點下班我就9點下班,你做2個需求我就做3個,反正就是要顯得比你更奮鬥一點。

 

而勞動的邊際收入是會減少的,這時候就需要付出比之前更多的勞動,才能完成和之前一樣的產出。於是加班越來越猛,甚至不惜搭上健康。

 

再比如原本該爲員工福利和穩定性考慮的HR,卻總把來面試的程序員當作“仇人”一般,超過35歲的沒有機會,小廠跳大廠的一律降薪處理,工作3年跳槽兩次的就說人家不穩定直接pass...

 

不瞭解這個行業的還以爲互聯網HR都是年薪百萬的大佬,手握“生殺大權”。

 

所以在這些“互坑”的觀念和行爲影響下,“內卷化”變得越來越嚴重。有人對此打趣道:寧可累死自己,也要餓死同行

 

那麼如何擺脫這種“內卷化”的狀態呢?我認爲有2點:

 

1、引入其他外力,對現有的模式造成一定衝擊,才能改變大家對於雙方的相處和合作態度,從根源上改進。

 

2、保持自身持續學習的能力,只有你的不可替代性提高了,才能真正擺脫公司的內卷化,畢竟往高處走的人越來越少。

 

希望程序員之間能少一點內卷,多點互相關愛,讓這個行業能有更積極的發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