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程序員,今年35歲!

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聊一聊IT行業的年齡這個敏感的話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坊間出現了這樣的觀點,幹IT行業,35歲以後就沒有公司要了。很多人對此感到擔心,下半輩子怎麼辦?非常糾結,一方面IT行業大家都看在眼裏,工資和發展都很好,這些年也着實很火,無論個人還是企業,都在主動擁抱IT和互聯網。另外一方面又擔心是一個喫青春飯的行業,年齡大了害怕失業,擔心沒人要,明哥非常理解這種糾結的心情。因爲明哥今年36了。

最近這幾年,無論是新聞報到程序員踀死,還是華爲思科大裁員,每個大的事件消息都暴露出行業對我們這些老程序員的嫌棄,少量互聯網公司的招聘信息更是明確寫着要求35歲以下。難道35歲的程序員都是爹不疼媽不愛的賠錢貨了嗎?

分析一下,到底是不是因爲年紀大了而被淘汰呢?

在這裏,明哥想說的是編程開發絕對是一門技術活,程序員是一門「手藝人」。甚至可以說,「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如果你沒有編程到30歲,你還不能成爲一個「合格」的程序員。所以,並不是編程編到30歲就玩完了,而是編程編到30歲纔剛剛入門。」人們常說「三十而立」和「四十不惑」,35歲介於二者之間。在國內,過了35歲,對編程還有熱情的程序員確實不多了。編程就像登山一樣,越往上爬人越少。35歲之後,迫於生計,有些人轉了管理,有些人轉了行業。但是隻要留在開發當中的程序員,大部分都是精英!

那爲什麼會有這樣尷尬的局面呢?

程序員的起薪較於其它的待業來說是比較高的,在國內35歲的優秀程序員工資年薪基本都能過50萬了(一線城市),如果按每二年增加10%的增速,對於小的互聯網創業公司,是非常大的一個開銷。而國內90%以上的都是養不起高薪程序員的公司。只有少部分利潤良好,發展良好的公司纔敢花大成本在研發當中。比如像騰訊,阿里等公司每年投入的研發資金都是幾百個億。他們更會選擇高薪招高手。

編程不是青春飯,技術纔是硬通貨。

 

借用一下國外一張能力和年齡分佈圖
程序員的能力=總聲望 / 活躍時間

 

我是程序員,今年35歲!

 

令人驚訝的是,程序員的能力在從25歲左右開始上升,一直到50歲後纔會開始下降。所以說,程序員喫的不是青春飯。只有靠蠻力,用體力而不是用腦力的「碼農」,纔是喫青春飯的人。然後,再舉個栗子,看看這個酷酷的硅谷老人的故事吧!有興趣可以去搜一下:Frank Jernigan

也許你到了35歲,在擇業和生活上發生了重要的變化,也許你感覺有些力不從心。明哥想說的是,無論是什麼年齡,只要你踏實前行,也許在短時間內無法改更你的現狀,但是久遠來說,你的收穫一定是長期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