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ARM在中國的授權,看中國IC公司未來的競爭力

 

     “中國廠商的產業升級越來越快,與歐美的差距也越來越小。從工藝上來看,僅差一代的距離;從使用的CPU核來看,中國廠商與歐美僅差半代。”在日前的2009(第七屆)泛珠三角集成電路創新應用展示暨高峯論壇上ARM中國銷售副總裁吳雄昂對《國際電子商情》記者講道。
     吳雄昂表示,中國芯片廠商(包括整機廠商的微電子部)對高端ARM核的授權表現得非常積極。從數量上看,過去一年來,中國廠商申請的ARM11與Cortext A8或A9的授權數已超過對ARM7和ARM9的授權數量。比如去年ARM11的授權廠商就有5家,而ARM Mali的授權廠商也有5家。在互聯數字電視(IPTV)領域,廠商已開始申請Cortext A8授權;而在上網本等市場,廠商則開始申請Cortext A9的授權。此外,對於ARM最新的Cortext M3也有兩家中國廠商授權。
     “過去一年,中國大陸、臺灣地區和韓國的授權數量已超過歐美,並且前者呈現增長趨勢,後者出現下降趨勢,這表示中國地區的新興設計非常活躍。”ARM全球銷售副總裁Stuart Ching也對《國際電子商情》說道,“而日本地區則表現最差。”由於新的授權設計將代表着未來,從IC公司對ARM的授權數量也可以看出某個地區未來的發展潛力。儘管去年Q3開始全球出現金融危機,但是去年Q3和Q4中國廠商申請的ARM授權數量接近30,今年上半年延續了這種增長勢頭。“中國芯片業的潛力巨大。”他說道。
     “一般來說,從拿到ARM授權到芯片成熟上市是兩年時間。不過,由於現在消費電子產品的生命週期越來越短,特別是中國市場的需求變化日新月異,這個時間在縮短。中國芯片廠商推出成熟芯片的時間也越來越短。”Stuart Ching說道。他又補充道,“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由於ARM CPU的生態系統完善,並且功耗低,也正好滿足了中國變化迅速的消費電子市場的需求。”
     他還指出Cortext M0在中國應有很大的市場需求。“因爲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白家電產地,而目前中國還沒有32位的MCU廠商。”Stuart Ching分析道,中國廠商習慣使用8051,然而,M0相比8051具有非常多的優勢,包括功耗更低,性能更高,支持更復雜的代碼,以及可以採用C語言編程等。從成本上來看,在相同的工藝下,M0的Die與8051的尺寸基本上相同,M0的成本僅高出不到0.1美元,並且由於M0本身可以支持複雜的代碼,比8051更省Flash,就以系統成本會更低。“拿洗衣機來說,如果採用M0控制,可以更省電、實現更多功能且控制更簡單,總體系統成本也更低。”他舉例道。
     爲中國提供量身定製的服務
     中國用戶對ARM核的追逐,與ARM公司在這個地區提供非常靈活的政策不無關係。吳雄昂表示:“ARM公司在中國區實施了多種靈活的策略,幫助中國廠商更快和更便宜地申請ARM授權。”他舉例說道,比如我們在中國實施一種稱爲IPAccess的策略,即用戶只要交納一定的授權費,就可以在衆多產品中任意選擇自己需要的ARM核,當他們覺得采用某個核不適用時,即使研發展開後也還可以再換另一個。“這樣,用戶可以在ARM7、ARM9、ARM11中任選,爲適應市場不斷升級,最終定下要量產的產品。而不會像以前一樣花冤枉錢。”吳雄昂解釋。
     另外,在流片上ARM也給予中國公司一些支持。ARM前幾年已與中科院、香港科技局以及上海紫竹科學園合作,爲中國廠商提供ARM7和ARM9的MPW流片服務。基於中國廠商對於ARM11、A8和A9的授權數量迅速上升,ARM公司正在與中芯國際洽談,欲在中芯國際的65nm線上引入A8和A9物理IP。
     從版權稅來看,ARM也會根據中國廠商的出貨量和銷售價格進行調整。“我們的版權稅會考慮產品分類、芯片售價等不同因素,ARM公司50%的收入來自於版權稅,所以我們的最大任務就是要讓客戶成功,只有客戶成功了,我們才能成功。”Stuart說道。從全球來看,授權ARM核後,能開發出量產芯片的比例大概是50%,Stuart認爲中國的比例也差不多。“所以,從中國公司ARM核的授權數量迅速上升來看,中國IC公司的競爭力正在迅速提升。”他指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