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Redmi 9開箱:做備用機送爸媽,值得入手嗎?

也不知道是對小米有種信任,還是被小米的性價比打動,不知不覺又入手了一款小米手機——此次的主角是剛剛發佈不久的紅米9。當然,在我這裏也僅僅是過一道手,它的最終歸宿是成爲老爸的手上愛機,權當是我的一點孝心吧。

以前把玩過不少千元機,千元機的質感和包裝倒是見識挺多。至於百元機,以前也買過,直接送出去的那種,也沒機會好好開箱把玩。這次入手的百元機紅米9(售價799元起),算是頭次被我逮住了機會,它到底會是怎麼樣一款機器?在開箱前我還是滿懷期待的。

等了兩天,快遞終於到了,迫不及待扯掉了快遞包裹,紅米9小巧的外包裝映入眼簾。包裝風格以簡約爲主,偌大的Redmi9佔據着正面比三分之一的位置,極爲顯目,即便隔着遠距離看,想不知道這個機型都難。最右側以彩邊作點綴,顯得活潑了許多。整體看還是偏年輕化的一個設計。

不過,相比中高端機外包裝的各種工藝效果,紅米9就顯得簡陋許多了,但完全可以理解,畢竟售價擺在這裏,成本必須嚴格控制好。不同於大多數手機,紅米9的貼紙貼在側面,而不是底部,倒也是個性化的一個表現。內存版本、內部物品說明、進網許可證等都一一進行了展示。

外包裝採用天地盒設計,阻尼感比較強,需要稍稍用點力纔可以抽開。

噹噹噹當,全家福來一張。說明書簡化,不是厚厚一本那種,而是一頁紙(又一處“成本考慮”),這個倒是無所謂,也沒幾個人看了,何況手機裏面有操作指引。手機屏幕已經貼好膜,而且送了個透明手機殼,雖然價格便宜,這個卻沒有省掉,還是蠻貼心的。

開箱後最大的驚喜,是這個手機給我的質感比想象中好不少。雖然購買前就知道後殼採用的塑料設計,但用到了特殊工藝,形成一圈又一圈小細紋,看起來質感提升不少,摸起來還有凹凸感,防滑抗指紋,手感個人覺得比玻璃的滑溜感要好。實際的觀感,比官網渲染圖更高檔一點,官網渲染圖並沒有把這個細節明顯地表現出來(仔細看才能看出來)。

OK,我們再來看看紅米9手機側面的情況。這裏得給紅米9的紅外遙控和3.5mm接口的保留點贊。紅外遙控是小米一直以來貫穿保留的功能,但3.5mm的耳機孔,還有所保留,實屬意外。對於不喜歡用轉接線的用戶來說,這一點友好度滿分。

另一個值得一提的是,紅米9的卡託,它居然是支持SIM卡1、SIM卡2和TF內存拓展卡三卡同時在線的。這個說老實話,很貼心,必須給好評。據我瞭解,市面上多數手機只支持雙卡同時在線,要麼SIM卡和TF卡,要麼兩個SIM卡。有3卡槽的,也是3選2的那種。

紅米9背面的弧面設計(官方稱之爲3D全曲面)還是挺討巧的。實際厚度是9.1mm,因爲有這個弧度的設計,兩側其實是變薄的,因此無論是握持起來還是看起來都不會覺得厚。

當然了,作爲百元機,爲了成本考慮,有些地方有所控制那是必然的。比如,充電器和LOGO的工藝。官方宣稱紅米9支持18W快充,但標配的充電器只支持10W(5V/2A)輸出,需要18W要另購充電頭。

Redmi這個logo的工藝處理簡直粗糙到一定地步,就是把塗料印上去的那種,用指甲可以扣除。相信使用下來,Redmi這個LOGO在手掌的觸摸下,不久的將來直接就可以Say Byebye了。

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下紅米9的整機照。下巴稍微寬了一點,其他邊框倒是控制得還算不錯。

優點:有些細節做得到位,比如3卡槽、紅外遙控等並沒有閹割,背面工藝設計對手感和質感加分很多。

缺點:充電頭和LOGO工藝縮水,下巴偏寬,塑料中框,整體尺寸偏大(見仁見智吧,有人就喜歡大尺寸大屏幕)。

總體來說,紅米9雖然是百元機,但美觀度和質感明顯對得起這個價位,甚至會感覺有千元機的水準。買給爸媽使用,在面子上還是OK的,不會顯得很LOW。紅米9還是延續了紅米的高性價比路線,做備用機送爸媽,可以入手。當然,具體的體驗如何,現在也沒法給出太中肯的評價,還得等我再深度使用幾天,體驗篇再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