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1-7.8-友人-苍山-火锅


    和昆明半空之镜青旅认识的清风约好,今天他带朋友来青旅,一起爬苍山。

    清风是广州的小伙子,离职来云南旅行,在昆明半空之镜青旅住沙发床,性格蛮好,颇聊的来。

    昆明一别,清风与朋友骑行214滇藏线,此时正在大理修整,住在洱海边的小客栈,听闻我在古城,特意带朋友过来一聚,顺便计划爬苍山。

    正正和龙龙喝茶,现在泡茶,已然有些熟练。同住的人大多还在昏睡,为昨晚今天凌晨的狂欢支付代价。青旅的义工起来,将头顶遮光棚子拉开,强烈的紫外线被阻挡,为她俩各自烫杯,泡茶。

    分别是广州和黑龙江的大二学生,假期来大理做青旅义工,旅行和生活共同体验,有这份心念与勇气已然是极好。

    清风打来电话,到巷子口,出去接待,二人骑行而来,在隔壁巷子口徘徊,不会错过。清风比前几天晒黑很多,也更加坚毅,邀请进入院子,介绍朋友并打招呼。新泡下两杯茶,留下他们闲聊,我去整理上山的装备。

    出发吃饭,简单的填饱肚子,买下大瓶的水,沿着巷子口的路一直向苍山脚下步行,天气晴朗,阳光强烈,头顶少有云彩,苍山头有些矮些的山峰露出头来,其他依旧被长条形状的云彩笼罩山顶。

    与清风同骑行的朋友叫冠荣,同样来自广州,身材高大偏瘦,戴黑色框架的眼镜,热情开朗,讲些从前骑机车的趣事。

    路过三月街的牌匾,走了昨天上去时候的街道,在山脚下的岔路口,选择了另一条村子里的路。

    白色房子大多新修建,很多还未住人,有些改为客栈,三层小楼带天台,站在楼顶应该可以看到底下的洱海。

    路尽,变陡,不再平整的土路。有本地居民今日出殡下葬,大车上卸下来花圈,骨灰,墓碑,绳子,木架。有马匹整装待发,知道一会儿将运输上去,不再耽搁,尊敬着快速绕过。

 


    开始爬山,路遇采集蘑菇的当地人,阿爸阿妈带子年轻的女儿,手提小篮子,背竹筐,脚步坚实灵活,简单寒暄几句,为我们指了上山的土路,在一处阴郁葱葱的峡谷上下坡处,分道扬镳。

    更加土陡的斜坡,斜坡中间有凹陷下去的马道,新鲜或陈旧的马粪便散落其中,有青苔的土或石头处极滑,有散落的陈旧松针处松软不滑,走久了已然明白。后听本地的司机师傅说,苍山上的马道是之前的茶马古道,只不过时代轮转,很多已经不见踪迹,更多的是新修建出的。

    从山脚下开始,至半山腰,一路大量的白族人坟墓,修建于山路两端半米高的夯土上,有青石大理石工整砌成的半月型围墙,将坟墓半包围着,行成像石头堡垒的小房子。前方竖立墓碑,新墓碑干净,老些的已经看不清钊刻的名字。心无杂念,无所顾忌,不会害怕,充满敬意。

    有些路宽,有马道相伴,有些路窄,充满杂草不常人走,偶然路过索道,和上面的游客打招呼,互相致敬。两个半小时的上山路,到达佛寺。

    有亭台观景,可以俯瞰整个洱海,如玉带般,漂浮群山之下,村庄由白色房子构成,点点片片,星罗棋布。古城的洱海门如小块积木,著名三佛塔清晰可见,古朴的土黄颜色。天空云海,玉带银镜,绿色山脊,白色房子,飞鸟白鹭,行者停步。

   

    拍合照,嬉戏,转身拜佛,享受海拔两千六百米的紫外线。下山路走的颇快,有不小心扭了下脚,还好不严重,很快恢复。

    和大家定下晚上吃火锅。先回去青旅,沐浴。和小曹、清风、冠荣去超市,购买猪肉、牛肉、青菜、蘑菇、粉丝、底料、酱料、饮料等,回去准备劳作,龙龙刷锅洗碗,小曹切菜配料,我帮着打下手,其他人整理屋子。

 

 

    热热闹闹的一大桌子,吃菜聊天,金樽碰转,吹捧夸耀,安慰灵境,吉他扰动,对酒放歌,游戏人间,圆月安好,失落哭泣,谈心告慰。

  夜夜转眼过去,定下明日的车票,要离开了。


    “……她打开玻璃车窗,看到山峦深处露出高耸的金光闪耀的佛殿檐顶,云雾缭绕,白烟袅袅,号角的声音低沉回荡。四周耸立蔓延山岭,山顶冰雪覆盖,山坡浓荫密布,长满枞树、杉木和落叶松树林,谷地里大片杜松和高山杜鹃灌木。一条大河奔腾而来,水流壮阔。收割之后荒芜而开阔的麦田,过路的鸟群丞对称队形飞过田野上空。发出响亮鸣叫。

    他说,我们已抵达夏摩山谷。”

                                ——庆山《夏摩山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