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0到1搭建技術中臺之組織架構篇

自去年開始,中臺話題的熱度不減,很多公司都投入到中臺的建設中,從戰略制定、組織架構調整、協作方式變動到技術落地實踐,每個環節都可能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技術中臺最壞的狀況是技術能力太差,不能支撐業務的發展,其次是技術脫離業務,不能服務業務的發展。前者是能力問題,後者是意識問題。在本專題中,伴魚技術團隊分享了從 0 到 1 搭建技術中臺的過程及心得。

引言

組織架構是圍繞提高效率而設計的管理形式,任何新出現的組織架構一定是比之前的組織架構效率更高才有意義。中臺是近來大家廣泛討論的一種組織架構,但是因爲沒有明確的定義,所以每一家公司對中臺的理解可能會不盡相同。

但是不論什麼樣的組織架構,落到根本上都是服務好人才、做好事情,所以伴魚在中臺化落地的過程中,總是從這兩個角度來評估當前組織架構對於效率的影響,以及應該怎麼來優化當前的組織架構。本文回到組織架構的本質——效率的角度,分別從事情和人的角度討論中臺對組織架構的影響,以及伴魚技術中臺的建設與演進過程。

##從事情的角度,中臺組織架構應該關注提高複用率

每件事情只由一個團隊負責

傳統互聯網公司的組織架構,一般是基於業務發展來設計的,開展新的業務線,組織架構是整體再建設一遍,這樣會產生重複建設的問題。如果一個公司有多條業務線的時候,就會出現多個DBA團隊,多個運維團隊和多個基礎架構團隊等,這樣一件事情在公司內部有多個團隊負責,每個團隊都需要獨立做人才管理和技術積累,從事情的角度來看,複用率是非常低的。

一件事情只由一個團隊負責,很多重複的事情只需要做一遍,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工作量,並且集中了全公司在這一個方面的人才和資源,這樣才能很專業、深入和系統性地把這件事情做好。

對於中臺化的組織架構來說,每件事情只由一個團隊負責是最基本的要求。這個在伴魚的組織架構中是嚴格執行的,比如運維、DB管理等,全公司只有技術中臺的運維研發團隊和DBA團隊。

每件事情都要做成企業級服務

對於中臺化的組織架構要求每件事情只由一個團隊負責,其實這也對中臺團隊提出了一個要求,必須把自己負責的事情做成企業級的服務,因爲整個公司只有你們負責這一件事情。這是權利與義務的關係,擁有了事情的獨享權,那麼就必須承擔起服務全公司的責任。

目前伴魚技術中臺承擔了所有的基礎方面的事情,每一件事情都是企業級的服務,比如發佈系統就承擔了全公司所有業務線的所有端的發佈服務,不論是伴魚繪本還是伴魚英語等不同業務的發佈,還是服務器、安卓、ios和web等不同端的發佈;報警系統也一樣,它被設計爲一個信息的分發平臺,前端、後端、運維和數據庫等所有需要分發報警信息都先發送給它,由它完成報警信息到Owner的分發。

從人的角度,中臺組織架構應該關注提高溝通效率

Conway’s law:

Organizations which design systems are constrained to produce designs which are copies of the communication structures of these organizations. - Melvin Conway(1967)

康威定律闡述了組織的溝通結構對系統設計的影響,溝通效率越高的組織,其系統設計也會更加合理。中臺其實本質上也是通過從優化組織的溝通效率來影響公司的系統設計。比如帳號平臺在中臺化之前,提高一系列帳號相關服務,每個帳號相關的服務再提供了一系列的 API ,這導致需要使用帳號能力的業務團隊,都需要和多個帳號相關服務的 Owner 去對接和接入。這是一種很低效的溝通形式,其實接入帳號服務的流程是差不多的,通過將帳號相關服務成立一個團隊,並且將之前多服務多 API 形式的接入方式抽象爲提供帳號能力或者服務的形式,這其實就是中臺化的核心目標。

所有的哲學是相通的,軟件設計的哲學高內聚,低耦合,也是中臺的哲學:打造高內聚,低耦合的溝通高效的組織架構,將一些頻繁、重複和低效的組織之間的溝通變成高效簡潔的組織內的溝通,並且高效簡潔的組織內溝通更可能進化出新的能力。伴魚技術中臺在早期階段建設了各種各樣的平臺,現在開始將一些平臺打通融合,將多個零散的平臺能力抽象爲更高級的產品能力提供出來。

伴魚技術中臺之前提供了APP推送平臺、短信推送平臺和微信推送平臺,現在開始往觸達平臺的方向演進,對不同的業務場景和不同的用戶情況可以自動採用不同的觸達方式,並且能通過觸達反饋的數據來智能推薦不同的觸達方式和提升觸達能力,這就是從平臺化到中臺化的進化之路--從提供基礎能力到提供強大的產品或服務能力。

伴魚爲什麼需要進行中臺化的組織架構

伴魚是一家快速發展的在線教育公司,教育這個領域天生就有教學科目和教學場景兩個維度,這兩個維度的笛卡爾積就是它可能的業務類型數量,當然有多個科目和多個場景適合由一個業務線來負責,但總體上由於科目和場景的業務差別會非常大,出現多個業務線是必然的趨勢,所以將一些基礎和業務能力中臺化,提高企業級的複用能力是目前最適應公司業務特點的組織架構。

伴魚技術中臺組織架構的演進

上面闡述了伴魚對中臺組織架構的理解:中臺化組織架構應該提高事情的複用率和組織的溝通效率,並在這一基礎上提供強大的產品或服務能力。下面我們講述在這一原則下伴魚技術中臺組織架構的演進過程。

第一個階段是基礎架構階段,這是伴魚技術中臺的初始階段,當時只是服務器基礎架構組,負責基礎服務、微服務框架和服務治理相關的事情,不過當時DBA是屬於基礎架構組的,這是因爲我們認爲DB是基礎架構非常重要的一部分,DBA和基礎架構的需要密切溝通和深度配合的,比如數據庫路由可以理解爲服務發現的一部分,熔斷降級等服務治理的方法其實對數據庫治理同樣非常關鍵,這是中臺化思想在組織架構上落地最初形式。

第二個階段是平臺化階段,這個時候已經正式成立了伴魚技術中臺部門,前面的服務器基礎架構團隊和DBA團隊加上運維研發團隊、WEB、安卓和 IOS 基礎架構團隊合併爲伴魚技術中臺,並推行SRE文化,各團隊都開始將一些需要人工管理的事情平臺化,由於技術中臺部門包含前端和後端的基礎架構團隊,所以溝通和配合效率非常高,這一段時間推出了各種各樣的平臺,並且所有的平臺都提供企業級服務能力,比如發佈系統、灰度系統、數據庫平臺、報警平臺、APM平臺、賬號平臺、存儲中心、安全中心等等

第三個階段是中臺化階段,這個也是伴魚技術中臺目前所處的階段,現在開始,對內我們挖掘平臺之間的價值,對外關注業務使用上的研發體驗。挖掘平臺之間的價值,其實就是做平臺之上的平臺,打通多個相關平臺的數據和接口,提供產品和服務能力更好的平臺;另外也從研發體驗的角度出發,從使用角度將一些場景相近和關聯的平臺相互融合,提供統一、簡單的使用方式。並且,在平臺的融合與調整中,爲了獲得最好的溝通效率,內部組織架構也會做響應的調整。現在正在進行的A/B Testing平臺(從數據上報、指標分析和指標信度評估等全功能統一的A/B Testing平臺)、觸達平臺(打造統一的觸達用戶的智能平臺)和統一前後端的性能分析平臺(全業務和全場景的性能分析平臺)等都是在這個方向上的努力工作。

總結

在伴魚技術中臺的發展過程中,組織架構是不斷演進的,其實不論有沒有中臺這一概念,只要不斷優化組織的效率,最終都會呈現中臺化的組織形態,好比不論使用什麼樣的軟件架構理論,最終目標一定是一個高內聚,低耦合的系統。

只是,恰好,有了中臺這一個概念,讓伴魚技術中臺不需要再取一個新的名字了,這是非常幸運的事情,一直覺得寫代碼最難的就是命名。

相關文章推薦:

《從 0 到 1 搭建技術中臺之推送平臺實踐:高吞吐、低延遲、多業務隔離的設計與實現》

《從 0 到 1 搭建技術中臺之技術文化篇》

《從 0 到 1 搭建技術中臺之協作方式篇》

《從 0 到 1 搭建技術中臺之報警平臺實踐:匹配器演進》

《從 0 到 1 搭建技術中臺之發佈系統實踐:集泳道、灰度、四端和多區域於一體的設計與權衡》

《從 0 到 1 搭建技術中臺之 A / B Testing 平臺實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