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病人的心理承受力

        聊起媽媽生病的事,前同事說我心理素質好,心理承受力強,其實我想說,病人的心理承受力纔是最關鍵的。

        春節之前,媽媽連續兩個月住了兩次院,一共發現了好幾個問題,當時心裏特別着急,但是這些問題呢,只能一個一個來解決,兩次住院已經解決了左腎血管瘤的問題和右腎結石問題,接下來就是肺癌的問題了。

        剛做完血管瘤的那些天,媽媽是完全沒有信心再繼續做各種檢查和治療了,那段時間真正叫做失去信心。因爲血管瘤做的是介入治療,沒有全麻疼得特別厲害,媽媽那天真正被嚇到了,過後每次一說起那次治療就心有餘悸,又沒辦法阻止她去提起那個事。後來不知道跟她解釋了多少次,不斷反覆的分析了各種治療的原理,她纔在心理上逐漸接受接下來安排的治療計劃。

        媽媽肺部的手術本來想通過熟悉的醫生介紹去找專家。有個熟人嘛,心理上就是會覺得比較有種安慰感那種感覺,這就是媽媽當時的心態,人一旦生病真的會覺得很無助的。而我們作爲家人,想到病人以後要遭受的痛苦也會很難過。兩次住院結束後距離春節只有二十天了,如果想在節前手術過於倉促,而且想着還是需要些時間把身體調理好點了再安排。

        女兒放假回來我去動車站把她接回就直接去了爸媽家。老人見到隔輩人就是特別高興,況且是她從小帶大的。聊到了找專家的事,女兒強烈建議直接掛號省協和醫院副院長,這是我們事先了解的全省這方面最好的專家,而且就在那時候她馬上在網上預約掛號了春節後的第一次專家門診日期。女兒真的長大了!這幾年基本上獨自面對並且處理了她自己生病的所有事情,省協和醫院的掛號程序她就是輕車熟路。

        春節後由於疫情的原因既定計劃延遲了一個月,在這期間可以說媽媽和我們的心頭都壓着一塊石頭,直到看完門診並順利住進院所有人的心才放了下來。成功手術後雖然恢復的過程有點不太順利,因臉上長了帶狀皰疹再次住進醫院治療十天,據醫生說是由於手術免疫力下降,從而也導致傷口癒合相當慢,出院後還是得每兩天就到醫院清洗傷口換一次藥。

        慶幸我們一家人和媽媽共同度過了半年三次艱難的手術治療過程,還有最後一次皮膚治療和後續的傷口換藥。這其間斷斷續續加起來有整整兩個月的時間媽媽是住在醫院裏的,而我出出入入多少次醫院自己也記不清了。如今媽媽安心在家繼續養病恢復身體,這也就是我們作爲兒女的福氣無疑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