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錯

三模作文:

泰戈爾說:“當你把所有的錯誤都關在門外,真理也就被拒絕了。”

請你根據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和感悟,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選角度,自擬題目;②有真情實感;③除詩歌外,不限文體;④不得套寫、抄襲;⑤不少於600字⑥文章中不要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教師範文:


                                                                  從前錯

自從一見黃龍後,悟來頓覺從前錯。

                                                  ——題記

山重水複,柳暗花明。

那一日,放翁你行走在山間小徑。山重重,疑無路;水迢迢,惑無徑。欲訪的老友只在此山中,可是卻雲深不知處了。或許是走錯了路,你正疑惑;要不要回頭打道回府,你嘀咕;要不要停滯不前,你犯了難。一番躊躇,你終於決定:再難也要向前,不能因可能犯錯而徒然放棄。還是讓腳步把我們帶向前方,讓結果去慰藉希望吧。

忽見柳暗花明,見老友的笑臉在村口之前盪漾。雞豚米酒,春社喧譁,才見這人間桃源的真相。

從前錯,見了放翁,才明白:頂着可能犯錯的壓力堅持下去,才能奏響人生優美的樂章。

迷途知返,今是昨非。

那一日,陶公你正在案堂上埋首公文,揮汗如雨,腰痠背痛。忽聞上級督郵巡查到來,同事們都早早身披官府去倚門靜候,靜待接見。又需多日脅肩諂笑,卑躬屈膝。一旁的小廝又在催促你更衣,你忽然悟了:爲了區區五斗米,爲了所謂的大志,以心爲形役,是多麼可笑!於是,瞬間你放下了筆墨,掛冠而去,騎馬而歸。

忽見茅屋籬舍,你歡快地奔去,童僕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松菊猶存。

從前錯,見了淵明,才明白:爲名爲利,蠅營狗苟不如早日退步抽身,方是人生真諦!

不畏浮雲,縱浪大化。

那一日,王介甫你正登高覽勝,見浮雲朵朵,千山浩瀚。感北宋凋敝困頓,積貧積弱。朝廷,盤根錯結;民衆,無以爲生。這是個人的懦弱,這是時代的謬誤。那一刻,你奮然了悟:人生天地之間,不能擔負自己的責任和使命,縱使名利雙收,終老牀榻,又有何味?於是你決定揮袂決浮雲,爲大宋子民大幹一場,縱然賠上自己的人生,又有何干?

忽見國泰民安,詩稱堯舜。你泰然地點頭,抽身遠去。深埋了功與名,任千秋評說。

從前錯,見了介甫,才明白:在人間無須顧慮太多,縱然千夫所指,也只須直道而行。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

從前錯,車馬慢如梭。

而今頓覺百事晚,不如早悔過。不遲疑,不彷徨,不怯懦。靜待百花生,行期萬物覺!


構思:

一句佛家的感喟作爲題記,引發思考。節選人們熟知的陸游、陶淵明、王安石的三個事例,並化用《遊山西村》《歸去來兮辭》《登飛來峯》三首詩的意境,分別從面對可能出錯的堅持,認識錯誤的果決,糾正人類大錯誤的勇氣和擔當三個角度,不斷深入地闡述“錯誤中蘊含哲理”的主題。採用多種表達方式融合,段落整齊中又變化,參差中形成迴環美。題目“從前錯”有散文氣息,與結尾相呼應,且點題昇華。詩化的語言,哲理的氣息,均提高文章審美情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