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投资时间,赚钱概率”与《戴维斯王朝》

今天分享一本书《戴维斯王朝》

讲述的是一个投资家族,祖孙三代的投资故事。

大家知道,在一个很长的时间跨度里,比如10年,20年,30年,持续的取得超额回报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投资史上偶尔出现的一个,两个,三个,也都是各个领域,各个流派的开山鼻祖级别的大师。大多都是后继无人,更别提批量产出。

但,历史上也曾出现过一个bug,

那就是有这么一个家族,他们家祖孙三代屹立华尔街50年不倒,各个都取得了超凡的成绩。

这个家族就是:戴维斯家族

这个家族有多牛呢?

我们可以看下他们的战绩:

初代戴维斯,从5万美元开始,历经47年,创造了9亿美元的财富,年化回报率达 23.81%

二代戴维斯,20年中有16年战胜标普500指数,累积收益37.9倍,年化复利回报19.9%,超越同期标普指数4.7%

三代戴维斯,掌管的基金,1995-2013年年化复利回报11.95%,同期标普500表现为7.61%

是不是看起来像是一代不如一代,实际上这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尤其是考虑到股神巴菲特的儿子干脆弃了投资这一行,干起了农民这一事实。

而从时间的角度看,这一战绩更是无比辉煌,尤其是考虑到这是在20世纪下半页这个并不太平的时期里取得的。

我们可以回头看看,这50年里,他们都经历些什么。

1次大崩盘

2次漫长的牛市

2次严酷的熊市

7次温和的熊市

9次衰退;

18年的利率下降

25次调整

34年的利率上升

第二次世界大战,

冷战

人类登月

石油危机

“漂亮五十”的崛起与奔溃

是不是现在看起来都有些惊心动魄?

历史这小姑娘挺有意思,有时候悄无声息,有时候惊心动魄。

之前看到过一句很有历史感的话叫:

时代的巨变,往往就在当事人眼皮子底下发生,事后惊心动魄,当时悄无声息。正如攻占巴士底狱当天,路易十六在日记里写下的是“无事可记”

现在看起来,历史有时候比这个复杂,

有的是当时悄无声息,事后惊心动魄;比如,2次漫长的牛市,34年的利率上升

而另一些却是,当时惊心动魄,事后悄无声息。如,1次大崩盘,2次严酷的熊市;

最吊诡的是,

对于那些当时悄无声息的,我们往往反应迟钝,后知后觉,甚至浑然不知。比如,现在大A股,2900点,这可能是一次漫长牛市的起点,但我们置身其中,却无法判断。

对于那些当时惊心动魄的,我们往往反应过度,比如,急跌时的仓惶清仓,疯涨时的高位接盘。

而好消息是,

从一个更宏大的视角看,经济的起起伏伏,股市的牛熊交替,都是周期性的波动而已,从来如此,循环不已。

那么,从操作层面讲,

短线思维,或者说趋势派,或者说听消息炒股,其实都是本末倒置的。因为,拉长时间看,盈利是大概率时间。

因为,股市虽然牛熊交替,但经济终归在向前发展,持有优质公司的股票,赢利只是时间问题。

问题是,时间是多久?

一万年太久,但也不能只争朝夕。

投资多久能大概率赚钱?

探讨赚钱概率,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是多久能赚到钱

二是能赚多少钱

多久能赚到钱

兴全基金曾以中证混合基金指数作为研究标的,研究过持有时间与赚钱概率的关系。

研究表明,持有8-10年的基金赚钱概率为100%。

而随着持有时间的减小,赚钱概率也逐渐降低。如果只持有3个月,那么赚钱的概率只有60%。

基金持有周期与赚钱概率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2006/6/1日至2018/7/20。

你可能说,不能只看概率,还得看赔率啊

是的,还得看赔率,

也不能持有10年,最后赚钱的概率是100%了,但只赚了三瓜两枣,赔了时间啊。

二是能赚多少钱?

年化5%,算是一个稳健型的债基的平均收益率,那么依次作为衡量标准,看看持有时间和赚钱概率的关系又是如何呢?

年化收益率>=5%与持有时间的关系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2006/6/1日至2018/7/20。

由上图可看出,

持有个7,8年赚到年化5%以上还是大概率事件。

那如果再调高一档呢?比如,年化10%

我们看一下研究结果

年化收益率>=10%与持有时间的关系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2006/6/1日至2018/7/20。

我们可以看到,当年化收益率提高到10%时,持有时间已经无法保证赚钱概率。

也就是说,持有一年和持有10年,赚取10%以上的收益概率差不多,但持有1年时有30%的机会亏损的,持有10年亏损的概率为0。

综合来看,

持有时间越长,亏损概率越小,获取高收益的概率也越高。

超长时间加上神奇复利,长期的确定性收益,一定会带来可观的回报

这个,也可能是戴维斯家族能够屹立华尔街50年不倒的部分原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