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洪水、人類及成因

2020-07-15

最近南方多地發生水澇,河流暴漲,淹沒莊稼,沖垮房屋,阻斷交通,給人民羣衆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同時也給經濟帶來了巨大的損失。特別是在今年疫情的情況下,給抗洪帶來更大的難度。

洪災是最嚴重的自然災害

洪災的發生頻率很高,從公元前206年至1949年,在這2155年間,共發生較大的洪水災害1092次,平均每兩年一次。尤屬1931年那場洪水,被稱爲“二十世紀最具毀滅性的一場洪災”,當年中國的幾條主要河流如長江、珠江、黃河、淮河等都發生特大洪水,受災範圍南到珠江流域,北至長城關外,東起江蘇北部,西至四川盆地,受災人口達4000萬人,其中死亡人數約在400萬左右。

洪水造成的經濟損失在所有自然災害中損失是最大的,佔比約超過48%。如果除去2008年汶川的特大地震,洪水損失大約佔到60%以上。

人和洪水的關係

遠古時期洪水的故事遍佈於數百種神話史中,西方人最熟悉的是《舊約•創世紀》中關於諾亞方舟的故事。

世界各地的民間傳說中都有關於遠古大洪水的記載。古老的巴比倫文明中的洪水神話——吉爾伽美什史詩,講述了一個類似於諾亞和他的冒險的故事:一個名爲烏特納比西的人爲了拯救他的家人和動物而建造了一艘巨船,用於躲避憤怒的上帝所製造的洪水。七天之後,他和家人在高山之巔擱淺,並奇蹟般地活了下來。

希臘和羅馬神話則講述了憤怒的上帝,計劃讓洪水氾濫,藉此來消滅人類。在這個故事中,英雄人物丟卡笠翁和他的妻子在一個方舟的庇護下得以倖存。

中國古代有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也有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的史實。

因此,與洪水抗爭題材成爲了古老的傳說和現代的故事。

人類社會爲什麼會頻發洪水

1.人類喜歡臨水而居

人類喜歡臨水而居,因爲河邊的泥土相對於其它地方的泥土要肥沃些,湖泊灘塗地帶總是普通百姓圍墾造田的必爭之地。誰的土地肥沃,意味着誰的收成就會好,在下一次的饑荒中就能存活下來。特別是隨着人口的增加,喫飯是大問題,大家圍湖造田,將原來的涵養地帶佔爲了農田。

有學者研究,在古代時候,湖北荊江干流上有很多自然形成的穴口。長江水大時,這些穴口相當於一個個小小水庫,吸納了多餘的水量。但是人們在灘塗地帶造房子、種地,侵佔了水的位置。水只好約束在長江水道里,水大了,就會氾濫出來。人們害怕水患,就只好將堤壩築高。河堤越修越高,但是突然有一天河水暴漲,沖垮堤壩,就會把一切捲走。

2.長江流域森林資源被嚴重破壞

長江流域森林資源被嚴重破壞,造成水土流失,中下游淤積了大量泥沙,將河牀擡高,成爲漫堤的隱患。又由於人類的擠佔,河道被開發利用,使得水路越來越窄。

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說:“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會對我們進行報復。”

3.中國海拔高度遞減的特殊地形

中國地形按海拔高度,可以分爲三大階梯。它們分別是柴達木盆地、青藏高原等組成的第一階梯;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第二階梯,以及由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東南丘陵的組成的第三階梯。上游冰川不斷融化,形成黃河、長江、雅魯藏布江等若干水系,由高到低,由西往東逐步流向大海。中途還會有無數條支流把他們的水份匯合進來,加上降雨,加大了中下游沿岸的壓力。

4.季風氣候

如果在中國地圖上畫一條斜線,我們可以看到大面積的季風區。我國季風區,分爲溫帶季風區、亞熱帶季風區和熱帶季風氣候。

季風氣候的特點,是在夏季隨海上季風形成明顯降雨。所以中國絕大部分都是在夏季暴雨較多,冬天基本上無降水。這個非常集中的雨水期,被我們稱爲汛期,基本上在每年的5月到9月之間,這段汛期集中了全年70~%90%的降雨量。特別是在七月份。這種集中降雨的天氣模式,是中國洪災頻發的主要原因。

5.厄爾尼諾現象

在洪水的幕後,還有一個隱形推手,就是厄爾尼諾現象。

科學家以南美洲西邊海水溫度異常上升作爲一種現象研究,每年的10月到次年3月,這裏海水的溫度異常升高叫作厄爾尼諾。如果海溫異常下降,叫作拉尼娜。這兩個頑皮的小傢伙擾動了海水溫度變化,那根據熱氣上升,冷氣下降的原理,厄爾尼諾會影響風向和風速。因而形成海上季風。

6.西太副高壓

副熱帶高壓是全球性的大氣環流系統。它通常活動在較低緯度上空,夏季最強,冬季最弱,對一些地區的天氣產生巨大影響。在太平洋上空,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中心有時只有一個,位於夏威夷附近,有時分裂成兩個,分別位於東、西太平洋上。位於西太平洋的大氣環流,稱爲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簡稱西太副高壓。

我國雨水主要來自於西南季風,即從印度洋輸送過來的水汽,遇到東南季風從太平洋輸送來的水汽,在中國南方形成高壓環流系統。

在西太副高的北側暖溼氣流和西北吹來的乾冷氣流碰撞也會形成大範圍的陰雨天氣,同時西太副高的活動也會對前面兩個季風輸送水汽的過程產生影響,這些因素疊加起來就是中國降雨的簡單原理。隨着夏季風的到來,從四月份開始,海南省較早進入華南前汛期。到六月份,安徽河南等中部地區地進入梅雨季節,最後八九月到達華北地區。

洪水造成的危害

南方多降雨,主要集中在長江流域,特別是中游、下游地段。這一地區又是經濟發達地區。比如,今年我國南方地區,氣象系統非常複雜,遭受了極端天氣,大面積受災。

考察受災程度,重點考查兩項因素,一是人口因素,二是經濟因素。長江流域人口密度集中,風險程度高,遇到洪災,轉移人口至安全地帶,保證人民羣衆生命安全,是一項重要工作。同時長江流域經濟發達,產業資本集中,人多錢多,一旦受災,經濟損失嚴重。

假定A地區的GDP是B地區的3倍,同樣遭受災害,A地區單位面積損失程度就遠遠高於B地區的損失程度。

從我國目前經濟分佈看,幾個主要的城市羣,包括環渤海城市羣,長三角城市羣,珠三角城市羣,中原城市羣,長江中游城市羣等,都坐落在河道和湖泊的沖積平原,這些地方降雨集中,地勢平坦,容易受到損失。

總體而言,中國的氣候、地理條件決定了南方的一些城市在發展過程中,多多少少會承受着洪水的代價。

因此,抗洪搶險,保證人員生命安全,災後恢復生產和自救,是未來一段時間的重要工作。同時,加強水文監測和氣象預警,以及退耕還湖,加強涵養地維護,都是不可缺少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