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鼓勵孩子在英語測試中追求高分甚至是滿分嗎?

快期末考試了。

要鼓勵孩子在英語測試中追求高分甚至是滿分嗎?

當然要。

今天上午,一位家長髮給我一張圖片,關於一位高考狀元的簡要報道。


這位高考狀元的英語分數引起了我的共鳴:滿分150分。

在我的課堂上,我經常對學生說:“英語考試,我們的目標是滿分,因爲這個目標是可以實現的。”在課堂外,我也經常對學生家長這樣說。

英語考試得滿分,確確實實是可以實現的目標,尤其是在中小學的各個階段,尤其是在國內的各種考試中,包括高考,學生都有可能實現這個目標,越來越多的考生也用他們的成績證明力這一點。

作爲一門外來語言,英語試卷的考試難度其實遠遠低於我們的語文考試試卷的難度。

英語考試能夠得高分,當然首先得把英語學好。

學好英語的方法很多,而且學習英語的方法也並沒有一定之規,並不是說某種方法一定是正確的,某種方法一定是錯誤的,只要這個方法能讓你學會就是有用的方法。畢竟,學習英語就是學習一種語言,它不是自然科學,客觀的判斷標準其實並沒那麼多。

但是,作爲一門考試科目,就得有評分標準,而且是非常嚴謹細緻的標準。

英語課堂上,我要求學生記筆記,而且筆記要有條理,有層次。我覺得教師在引導學生記筆記的過程中,也是在潛移默化地培養孩子的習慣,幫助孩子建立秩序感,甚至邏輯思維。每次的筆記,下次課一定要有專門的時間複習,默寫,過關。








“既然有考試,就有評分規則,就要有規範的表達。比方中國人,個個人都會說中文,但並不說明中國人個個都是中文很厲害,我們還要考大學,有的還要到大學裏讀中文系。要進到大學都要考試,考試就要求嚴謹規範,不能開玩笑,也不能隨隨便便寫個答案。中文是這樣,英文也是這樣。”這樣的話,我曾經對韻韻說,現在也對湉湉說。

前幾天,深圳宣佈取消期末考試,據說是因爲有學生在考試後跳樓自殺。圍繞這件事有很多文章,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一位作家的觀點。

他說:

“中國在很長時間裏,一直是靠教育立國的。往前可以推到秦國,秦在諸侯國中,本來並不是最強。依靠商鞅變法,人才的晉升由血統變爲功績,人人都有機會,社會動員能力強,最後一統天下。這種選賢與能的方法,慢慢演變爲科舉制度,把書讀好,就有機會,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中國的統治者不停在換,而科舉制度很穩定,這讓中國在漫長的農業文明時代一直處於領先。

科舉制度肯定有它殘酷的一面,我們學過的《范進中舉》,就看到科舉把讀書人搞得瘋瘋癲癲,雖是小說,也可參考。但是換個角度理解,一旦中舉,社會地位瞬間提升爲上等人,這麼關鍵的選拔制度,競爭肯定激烈,殘酷是必然的。有幾個瘋瘋癲癲的失敗者,不奇怪,沒有,才奇怪。

現代社會,選拔賢能,也離不開層層的考試選拔,考試的內容與時俱進,但其殘酷性是不變的。對這點,從家長到學校,我覺得,要有清醒的認知,也得做出選擇。你要麼選輕輕鬆鬆毫無壓力地學習,要麼選接受競爭承受壓力的升級之路。非此即彼,不可能無壓力不辛苦地升級。

選了其中任何一條路,就接受其後果。選擇輕鬆快樂混完義務教育,脫盲任務勉強可以完成,更多技能應該就沒了,能力差,意志弱,地位低,一生也就按着哪裏壓力小去哪裏混的方式走,實在混不下去,就靠親友救濟與社會福利。

我們知道,很多國家的公立義務教育,已經選擇了這條路,孩子不會受到批評,沒有作業、考試與成績的壓力。不願意選擇這條路的家長,只好花錢送孩子上私立學校,接受嚴格的教育與殘酷的競爭,準備將來當精英,掌管社會。

中國的公立教育,還不至於此,各個城市的中小學名校,基本還是以公立教育爲主。我們見過許多父母無見識,無文化的孩子,只要在學校按着老師的指導,認真完成學業,又有好勝心,最後成爲社會精英。如果公立教育追求輕鬆快樂,這些孩子的機會可能就沒了。這種情況真發生了,對精英階層的影響不大,他們有見識,有智力與金錢資源,可以讓孩子接受真正的教育。對普通大衆來說,則不是好消息。一個國家,失去教育這張王牌,選拔人才的機制變得更爲低效,階層的鴻溝加大,國力也會變弱。”

這樣的觀點當然也不是人人認可,甚至會招致強烈的反對,但這個不在我們的討論範圍之內。

我想說的是,如果我們的學生因爲種種原因,還不能脫離考試的話(好像目前沒有哪個地方哪個國家的學生能完全脫離考試),師長應該都是會鼓勵他們儘可能的考高分的吧?

要想考出好成績,嚴謹認真的學習態度必不可少。

前兩天因爲整理資料,忍不住拍了韻韻小時候的一些筆記內容,自己作爲留念,也發給韻韻看。她表示“好親切呀,滿滿的回憶。”




在看到初中語文老師要求他們寫的讀書筆記、摘抄筆記以及語文老師的評語時,她說:“初中語文老師很好。”


以前,她也多次對我說過類似的話:“幸虧當年遇到這個老師。”“初中語文老師很有水平,我覺得他對我的幫助很大。”這位初中語文老師,當年在湛江一中培才學校任教。培才學校是湛江最好的初中學校之一,是湛江學風最嚴謹的初中學校,我覺得,沒有之一。

一個老師或者一個家長,他的引導,讓一個孩子成年之後,甚至在有了一定的思想、一定的出息之後,還能發自內心地說一句:“幸虧當年遇到他,他當年的指導對我幫助很大。”這樣的師長,對於這個孩子而言,真的是功德無量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