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資王”中芯國際正式登陸A股,市值突破6000億

7月16日,中國內地芯片代工巨頭中芯國際(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在A股科創板正式掛牌。

圖片來源:中芯國際官網

上市首日,中芯國際以95元/股的價格開盤,較發行價漲246%,開盤後股價小幅震盪,截止7月16日收盤,中芯國際股價漲201.97%,報82.92元,市值高達6137元。

中芯國際此次A股IPO創下了科創板募資額最高、過會最快等記錄,也成爲A股科技股中市值最高的半導體企業之一。

中芯國際發行價爲27.46元/股,初始發行16.86億股,超額配售選擇權全額行使後,發行總數股增加至19.38億股,對應募資額最多可達532億元,是名副其實的“募資王”。

從6月1日提交申請獲得受理,到6月4日開始接受問詢,再到6月7日交出問詢答卷,直至6月19日上會通過,中芯國際闖關科創板的每一步,都在創造科創板的最快紀錄。

據招股書披露,中芯國際此次科創板IPO約40%資金用於12英寸芯片SN1項目,約20%用作公司先進及成熟工藝研發項目的儲備資金,剩餘約40%作爲補充流動資金。其中,12英寸芯片SN1項目募資將用於滿足建設12英寸生產線項目的部分資金需求,使其生產技術水平提升至14納米及以下,目前產能已達6000片/月,目標月產能3.5萬片,投資總額達120.4億美元。

在先進工藝上,中芯國際比起臺積電、三星等全球行業巨頭仍有不小的差距。從營收上看,一個臺積電相當於10箇中芯國際。按製程技術劃分,2019 年中芯國際超過一半的營收來源於90nm及以下先進製程的晶圓市場,佔比爲50.7%,66/65nm的營收佔比爲27.3%。

而臺積電方面,7nm工藝已經佔其2019年營收的27%,並取代16nm工藝成爲臺積電最大的收入來源。同時,臺積電預計2020年資本開支將達到150億美元至160億美元,是中芯國際的5倍多。

中芯國際在發佈2019年年報時表示,爲了滿足客戶及市場需求,2020年將啓動新一輪資本開支計劃。

“資金不足,一直是影響我國芯片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作爲芯片代工廠的中芯國際,雖然通過科創板上市,可以募集更多資金補貼研發費用,但是還未到能夠自我造血的水平,依然隨時需要輸血。”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對InfoQ等媒體表示,中芯國際當下的戰略問題,是要更好地解決人才和技術的問題,技術需要一定的時間積累;人才方面,首先要留住自家人才,穩定隊伍,然後再吸引國際人才,找到頂級大牛。

中芯國際聯席CEO趙海軍曾公開表示:“做晶圓代工廠第一名賺錢,第二名基本不賺錢,第三名虧錢,所以一定要爭做前二名。”

本文由InfoQ粵港澳大灣區內容中心採訪報道,我們重點關注大灣區AI、金融科技、智能硬件、物聯網、5G等前沿技術動態及相關產業、公司報道,尋求報道或進一步交流可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