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温柔的反西部片的西部电影,也是近期的最爱

现实里中美关系在不断恶化,但一部电影里却看到了让人无法忘记的中美友谊,更准确的说是两个男人之间纯净又美好的友谊。

虽然只是一段发生在19世纪初的美国西部的一段拓荒,追求财富梦的故事,似乎像无数个往事一样,无论中间过程如何婉转动人,振奋人心,最后终不过是化作一声叹息,消逝于天地之间。

但是,往事如烟,却也可以直击人心,电影打破了政治等的束缚,让我们看到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可以不受太多东西的干扰...

说回电影,影片《第一头牛》是女性导演赖卡特的最新力作,是一部温柔的反西部片的西部电影,也是一部我近期看过的最令人舒适的作品了。​

提到西部片,自然就会想到漫天黄沙,骁勇的西部牛仔,热血壮烈的侠义恩仇等。但这部电影,很罕见的以华人作为主角之一,并为两位温柔男子立传。

仿佛它只是述说着在西部拓荒时,曾经发生过这样一段人生往事:有两个男人曾经存在过,一起共度过了一段人生曼妙的时光。像流星划过天空一样。

其实,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甚至接近于爱情,不信看完后你把这个视角带进去欣赏依然成立。

作为一部颇受好评的艺术电影,影片当然不仅仅是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事实上涉及的东西挺多的,这交由下面简单带点,具体自己感受。

电影的主角是来自马里兰州的厨子小甜饼,有别于常见的欧美人的勇敢无畏的形象,他腼腆、温柔。

在路上偶然遇见翻不过身的小蜥蜴,他会温柔帮它翻身;走路靴子沾染了泥与灰尘,他会轻轻擦拭自己的靴子,并在路人夸赞后,悄悄将卷前进靴子的裤脚拿出来...他就是这般可爱的男子。

另外一位主角则是来自中国的初代移民金路,他有着中国人的侠义和胆识,也有着西方人的冒险精神,但也不失温柔和幽默。

一个为了黄金,一个为了皮草,总之他们都是为了追求财富而来到了一个小镇。

两个人都是漂泊的旅人,因为一见如故二度相遇后,开始彼此扶持,他们不是常规意义上的英雄形象,反而更接近于代表大多数的“弱者”,他们心怀财富梦,但也安于捡蘑菇、拾木材这些细微的生活之处。

其实,他们在第二次在酒馆意外相遇,金路邀请小甜饼回家喝酒,他们一路相谈甚欢,到家后,金路劈材准备做饭,小甜饼则扫地并为房间的空瓶插上了野花,接着,他看着金路的身影,抖起了地毯,这预示着两人接下来的同行。

一次偶然,小甜饼在路上看到了当地领事家的奶牛在树林中闲晃,自然想到,如果能用牛奶制作糕点就太好了。

这番感慨,激发了金路的创业梦,他决定夜晚偷挤牛奶,制作糕点,为他们以后去南方开店积累原始资本。

小甜饼每次挤奶时,都会对牛温柔细语,以致于挤牛奶挤出了感情,牛亲近他会舔他的手臂。

他们做的糕点对于周围的人来说,尝起来像妈妈做的,有家的味道。这般轻易地换取财富,让他们欲望大开。

导演这种将地域、种族、出生环境等差异都统统揉进食物中,非常轻巧,他们也借着荒蛮之地第一头到来的奶牛,进行了人生的冒险...

所谓「第一头牛」,是导演凯莉·雷查德的麦格芬。在影片中,它代表着一种生产资料似的符号。对富人而言是不起眼的寻常之物,对穷人来说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小甜饼和金路不是传统西部片中的彪悍牛仔,而是两个靠夜里偷牛奶做食物的买卖人,他们本该可以一直过着相互扶持、田园相伴的生活,终因为多了一点的野心和贪婪(「像我们这样的人,要走自己的路。在还能索取的时候,我们要尽可能索取。」),最终,被占有牛的领事发现了他们的行为后进行追杀。

片中有一幕,小甜饼问金路:「为什么面包师像个乞丐,明明大家都需要面包啊。」

金路笑了,他知道想要发家致富光有将牛奶创造价值的能力并不够,还要有牛奶才行。影片末尾,牛被用围栏围起来了,领事的财富并没有减少,而他们真的如同乞丐一样四处流散逃跑。

最后,劳累的他们并排躺在地上,同呼吸同死去,影片戛然而止,正好呼应影片的开头场景,妙啊!原来,这就是那两个无名氏的人生故事。

当忍不住二刷或是回味影片时,你会发现最难忘的不是那些开拓资本、你争我斗的过往,而是那些争夺缝隙中的温柔,是那些蛮荒之地的自然风光,是那些散落在生活中的不经意瞬间。​

资本如一场梦,而永恒存在于小甜饼和金路一起摘果子,一起吃饭闲谈的时光里,存在于印第安女孩的缓慢步伐里,存在于小狗、牛等动物闲散玩闹里,存在于老人的木屋与门前的尘埃里...

影片如果不仔细看,会觉得节奏舒缓缺少趣味,但其实导演是用了非常温柔的拍法,在消解了残酷后引领人去体味那些关于人和物身上所呈现的真实质感。

影片像是只讲述了一段纯真的时光,一个接近美好的理想境界曾经存在过, 伴随着资本流转,人与物变迁,一切美好的忧伤的最终也成为了自然的一部分,消失于时空里,但万事万物莫不如此,曾经存在过就是一种美好,那些消失的东西中也散发着永恒之光。

</article>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