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热闹中得到清凉》林清玄

有人问我,这个社会最缺的是什么东西?


我认为最缺的是两种,一是「从容」,一

是「有情」。这两种品质是大国民的品质

,但是由于我们缺少「从容」,因此很难

见到步履雍容、识见高远的人;因为缺少

「有情」,则很难看见乾坤朗朗、情趣盎

然的人。


社会学家把社会分为青年社会、中年社会

、老年社会,青年社会有的是「热情」,

老年社会有的是「从容」。我们正好是中

年社会,有的是「务实」,务实不是不好

,但若没有从容的生活态度与有情的怀抱

,务实到最后正好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牺

牲了书画琴棋诗酒花。一个彻底务实的人

正是死了一半的俗人,一个只知道名利实

务的社会,则是僵化的庸俗社会。


在《大珠禅师语录》里记载了禅师与一位

讲华严经座主的对话,可以让我们看见有

情从容的心是多么重要。座主问大珠慧海

禅师:「禅师信无情是佛否?」


大珠回答说:「不信。若无情是佛者,活

人应不如死人;死驴死狗,亦应胜于活人

。经云: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戒定慧生

,从三明六通生,从一切善法生。若说无

情是佛者,大德如今便死,应作佛去。」


这说明禅的心是有情,而不是无知无感的

,用到我们实际的人生也是如此,一个有

情的人虽不能如无情者用那么多的时间来

经营实利(因为情感是要付出时间的),

可是一个人如果随着冷漠的环境而使自己

的心也沉滞,则绝对不是人生之福。


人生的幸福在很多时候是得自于看起来无

甚意义的事,例如某些对情爱与知友的缅

怀,例如有人突然给了我们一杯清茶,例

如在小路上突然听见冰果店里传来一段喜

欢的乐曲,例如在书上读到了一首动人的

诗歌,例如偶然看见桑间濮上的老妇说了

一段充满启示的话语,例如偶然看见一朵

本息浆花的开放。总的说来,人生的幸福

来自于自我心扉的突然洞开,有如在阴云

中突然阳光显露、彩虹当空,这些看来平

淡无奇的东西,是在一株草中看见了琼楼

玉宇,是由于心中有一座无情的宝殿。


「心扉的突然洞开」,是来自于从容,来

自于有情。生命的整个过程是连续而没有

断灭的,因而年纪的增长等于是生活资料

的累积,到了中年的人,往往生活就纠结

成一团乱麻了,许多人畏惧这样的乱麻,

就拿黄金酒色来压制,企图用物质的追求

来麻醉精神的僵滞,对至于心灵的安宁和

融都展现成为物质的累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