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好的樣子就是做自己】生活因慢而更有美感&餘生,靜而不爭

餘生,靜而不爭

格姐/文

老子的《道德經》裏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夫唯不爭,故無尤。”

意思是,善良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而人只有不爭不搶,才能真正無憂無慮。

不爭才能無憂的道理好像很久後才懂得,不得不說,越長大越沉默,到了一定的年紀後,心態也有了變化,開始喜靜,隨遇而安。更是生了遁世的念頭,靜而不爭。

靜而不爭,不爭是爭

人生在世,爭時總是不自知,話不投機,嗆聲迴應是爭,爭的是心情,表達的是不服氣。

三兩同事,探討方案,點到要處,據理力爭。爭的是理,是主意,是極強的表達和征服欲。

爭的原因太多,因爲遇見的人發生的事多,在乎和想要的東西多,不滿看不慣的事情也多。

得不到的想要,要爭;握在手的怕丟,要守;每每都有訴之不盡的話,想要被關注,想要做那個特別的人,想獲得最好的。

後來才發現爭得太多都是自己的執念,想獲得的多是爲填補內心猖獗的慾望,爲之追逐努力的也多是無意義的虛假愉悅,空洞無趣,爭不如不爭。

看過一個短的寓言故事,講的是一個媽媽在廚房時,她三歲的小孩玩耍不慎將手卡在茶几的花樽裏。花樽是上窄下闊的一款,所以,他的伸了進去,但拿不出來。

母親用了不同的方法,想把卡着了的手拿出來,但都沒有成功。無計可施的媽媽,想了一個下策,就是想把花樽打碎。可是她又有些許猶豫,因爲這個花樽不是普通的花樽,而是一件價值連城的古董。

砸與不砸,孩子哭鬧不停,媽媽狠心毀了古董,可是兒子的手拿出來時,他的拳頭仍是緊握無法張開。媽媽琢磨,是不是抽筋呢?媽媽又再驚慌失措……幾經挫折後,她才發現,孩子的手不是抽筋,他的拳頭張不開,是因爲他緊握着一個一元硬幣。

他是爲了取到這一枚硬幣,所以令手卡在花樽的口內。小孩的手伸不出來,其實,不是因爲花樽口太窄,而是因爲他不肯放手。最後一元硬幣是拿到了,古董花瓶卻碎了,不如不要。

楊絳說:“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簡樸的生活、高貴的靈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不爭卻是爭,專注內心,不執迷瑣碎的豁達,恰恰是你苦苦爭求不得的內在收貨。

有些人爭不來,有些事不必爭

爭的另一面是在乎,爭時是辯解,是獲得,是渴望。而爭的過程中你會發現,和親近的人怎麼爭都是錯,和旁人爭,多是沒必要和徒勞。

和親人爭,贏了也是輸了,親情疏遠,得不償失。

和愛人爭,生活瑣碎爭不盡,感情變淡,內在能量也在不斷消耗。

和朋友爭,義氣灑脫不再,多了嫌隙,少了敢言。

有些人你爭不來,也爭不得,他們出現在你生命裏,就是無需與之爭的人,靜靜守候,相伴一生。

有些事你爭不過,也不必爭。

和命爭,佛說業就是天命,世道有輪迴,每一件你此生髮生的事都不是偶然,宿命之理,你爭不過。

和時間爭,俗話說流逝的不是時間,是我們。時間是沙漏,你握得越緊,它走得越快,而你能做的只是安於當下,珍惜此刻。

欲爲大樹,莫與草爭。

參天大樹,一朝一夕怎可長成?青青碧草,亦非弱者,四季輪迴,生生不息,瞻望回首時,再看,爭得的到底是得還是失,哪一個選擇,哪一次的涅槃不要循序漸進,遵從內心。

我們太愛較真,認死理,不爭必定不得,爭了纔有希望。對愛的人,還是對在乎的事,哪怕是對自己,我們常耿耿於懷,反覆思量,直到精疲力盡。

最後得失枉然,難得清靜,不如迴歸自我,埋頭前行。

做淡淡的女子,靜而不爭

人生在世,有些人爭不來,有些事不愛爭。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我們計較,不是所有的事都值得我們勞神。汲汲營營反而會本末倒置,失去自我。餘生,靜而不爭順其自然,才能自在許多。

人這一輩子完美難求,求不過內心安之若素。

真正的平靜,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田。

真正的不爭,不是外表無動於衷,而是內心的謙讓平和。

靜,是一種氣質,也是一種修養。

諸葛亮曾說:“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人只有恬淡寡欲方可有明確的志向,須寂寞清靜才能達到深遠的境界。

靜,不是一位地孤寂,不聞世事。

宋儒說:“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世間的萬事萬物,你只有靜下來用心觀察,都會有所收穫並得到樂趣。

藍得的《生與死》裏寫道:“我愛大自然,其次就是藝術,我雙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熄了,我也準備走了。”

人生苦短,不過數十載光陰,世界喧囂,我們去不了森林,只能在內心種籬,然後一路告別,一路遠行。

和稚嫩的自己告別,和成長的苦行之路告別,收穫屬於自己內心的寧靜。最後成爲一個不炫耀、不爭吵、博學的女子,一個不空洞、不浮躁、豐盈的女子。

即便生命枯竭,亦在優雅中變老,在餘生裏靜而不爭,安而不亂。

這是摘抄《你最好的樣子就是做自己》的第五章第七小節,這一章節作者格姐引用了老子的《道德經》,藍德的《生與死》,還有楊絳先生,智者諸葛亮,明朝舉人宋儒的名句,文中還有一個短寓言故事,這篇文章,文字優美,更是有許多金句,作者的寫作技巧當真是功力深厚。

想起幾天前,工作的時候,靜姐拿了兩盤J03過來放在我的待測產品放置臺,說:“文文,給你測吧。”

我看了看,是J03,想起我電腦裏沒ID了,J03是要貼ID的,就說:“我測不了這個了,我電腦沒ID了。”

靜姐什麼也沒說,轉身回工位繼續測試J01。

我又去維修哪裏拿了幾臺NZ01,看了放置臺的J03,把NZ01放在了電腦邊上。拿起兩盤J03放在了靜姐的J01上。說:“靜姐,這個還是你測吧,這個我測不了,你電腦有ID,這都差不多。”放下了,我拿起水杯走向了飲水機。

一回來,J03又躺在我的待測放置臺,就說:“這個怎麼又在我這兒,不是說了,我電腦沒ID,測不了的。”

靜姐手裏沒停,說:“你反正又不測,放我的臺上幹什麼,真是的。”

我拿起J03放到了一邊的放置臺,說:“我不測這個,還要測別的呀,那你爲什麼要放在我這裏,不放在一邊的放置臺上。”

靜姐說:“真實的,好心沒好報,拿過來給你測還這樣,不測就不測,放你那裏也不行。”

聽到這裏,覺得沒意思了,由靜姐絮絮叨叨了幾句。

下班喫飯的時候,紫嫣問:“你和羽靜幹起來了?”

我說:“沒有呀,只是拌了幾句嘴,她後面的話說的我不喜歡,沒理她了,讓她說。”

紫嫣說:“她就是那樣,總覺得她是對的,有點槓,我們上次吵,就是因爲她這樣。”

我說:“也是我自己不該放在她J01上面,但她也不該,一次又一次的放在我的放置臺,我還要放別的,我也不想跟她槓,不然就衝她那句“好心沒好報”我真的要懟到她沒話說。”

紫嫣大笑了兩聲,說:“是啊,殺人了還是放火了,好心沒好報,這話也只有她說的出來了。”

我低頭繼續喫我的。

慢慢的,大概是心靈書籍看的有多了,人越來越佛性。話越來越少,常在聽中存在。有時候聽到不可理喻的話,懟回去吧,怕傷到別人,不懟吧,自己鞭策自己,自己不要變成那樣。

的確,有時候,不爭是最好的,表面毫無波瀾,內心一片海。

真的覺得,有時候,是真的沒必要去爭,沒有絲毫意義,既然沒有意義的事,又何必去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