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文章更具說服力

大家好,我是開鑫一笑。

今天這篇文章想從文字表達、情感引導以及結構邏輯三個方面聊一聊什麼樣的文章更具說服力?

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因爲選題和標題而打開一篇文章,卻因爲文章結構鬆散,缺乏說服力而放棄閱讀。很好的一個寫作靈感,由於文章缺乏說服力而被嫌棄,實在是有點可惜。

那作爲一個寫作者,我們如何避免這樣的問題,如何寫出有說服力的文章呢?

下面我就從文字表達、情感引導以及結構邏輯三個方面聊一聊這方面的體會。

1.文字表達上

我們說,語言是思想的外衣,而文章的說服力首先可以通過文字的形式來體現。有說服力的文章在文字表述上一定是步步引導、層層深入的。那什麼樣的文字有這樣的功能呢?答案就是邏輯連接詞。

別看是這些連小學生都知道的連接詞,它們在寫作中的作用卻非常大。比如說“因爲、所以”這對連接詞,就清晰給出了前後兩句話的邏輯關係。少了它,意思就不明朗。

如果我對你說:“我餓了,我不喫飯”。這一句話沒頭沒尾,你一定不能接受。但是我要說“我餓了,我不喫飯,因爲我在減肥。”你就會明白我不喫飯的原因了。

再比如,兒子今天不想寫作業,如果他這樣對我說:“媽媽,今天我不想寫作業”。我肯定不同意呀。

如果他這樣說:“因爲今天的作業都是重複抄寫,而這部分內容我已經掌握。再重複寫對我的幫助不大。爲了省下時間,學習我沒有掌握的內容,所以我決定,不做抄寫作業了。”

這個時候,他把不做作業的原委說清楚,我就可能接受他的請求。

通過這兩個簡單的例子,是要說明,我們在寫文章的時候,如果只給出一個陳述,而忽略掉原因,讀者就不會明白其中的邏輯關係,就不能很好的把握文章的主旨內容。

而沒有給出很好的解釋,一方面是作者自己清楚,以爲別人也清楚而沒有交代,另一方面是作者自己就沒有完全清楚,當然也就不可能在文章裏做交代。

善用邏輯連接詞,其實就是倒逼自己進行邏輯思考的過程。上面的例子中,兒子其實就是用最簡單的2W1H(what是什麼?why爲什麼?how怎麼樣?)來陳述自己的觀點。因爲用了“因爲、而、再、爲了、所以”這幾個連接詞。他的說服力就提了一個檔次。

當然,如果有必要,還可以擴大到5W2H(what做什麼,目的是什麼?,why爲什麼做?,who誰來做?,when什麼時間做?,where在哪做?,how如何作?,how much做多少?)。

這樣,事情的來龍去脈解釋得更清楚了,也就增加了文章的可信度和說服力。

我們說,邏輯性強的文章就是作者費力,把要說明的事情在頭腦中反覆論證,然後再用邏輯連接詞掰開了,揉碎了講給讀者聽。讓每一個論述都自洽,每一個觀點都能自圓其說,我們的閱讀體驗就很好,很輕鬆。

而不費力的作者,就把一些陳述信息羅列在那裏,沒有問自己2W1H,更別說5W2H。所以我們在文章中看不到邏輯主線,看不到流暢和銜接。我們要在文章中自行推斷爲什麼,我們閱讀起來就很費力,我們就沒有被說服。這樣的文章就是缺乏說服力的。

這是在文字表達上,接下來我們再從情感引導上分析

2.情感引導上

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當我們跟別人說他們認同的經歷、觀點、愛好時,兩個人的思想就更容易產生共鳴。心理學家也指出,這其實是人的相似相惜心理。

根據這種心理,我們在寫文章的時候,就要這樣去找到讀者的動情點,進而把話說到讀者的心裏,達到讓讀者接受的目的。

這就要求我們在寫文章,尤其是寫文章開頭的時候,就能和讀者建立鏈接,這也就是我在《爲什麼我們寫不好文章的開頭》中提到的坡道。我們可以通過故事、金句、痛點、以及其他和讀者相關聯內容來導入文章主題,這樣讀者會在情感上更容易接納接下來的邏輯論證。

先來看古典《拆掉思維裏的牆》第一章、第一篇文章《買房、賣夢想的房奴》開頭:

“不管你在中國的哪個城市,只要你還準備結婚,還有個工作,而且父母安在,那你或許想過這件事情:在這個城市裏,我是不是要買房?怎麼樣才能買到房?什麼時候買?父母出不出錢?”

在中國,買房這件事基本上每個成年人都有過經歷,都想過上述問題,這樣的開頭和每個人都能建立鏈接,讓每個讀者都有代入感,在情感上首先和大家走的很近。

再來看萬維鋼講《伯克森悖論》,這樣一個很生疏的名詞,如果上來就解釋它是什麼,怎麼回事,像上課一樣,恐怕沒幾個人能聽下去。可是萬老師是這樣開頭的:

“關蓉蓉是一位青年女性,有過幾次戀愛經歷但都沒成。這一天,朋友給她介紹了一位各方面條件都很好的男子。可是關蓉蓉一看照片就拒絕了。關蓉蓉說:‘我想清楚了,我要找一位性格好的暖男,可是這個人太帥了,以我自己的經驗和對周圍人的觀察而論,長得帥的男人性格都很差’。”

用這樣的故事開頭,一來很符合悖論的內容,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讀者會聯想到自己身邊的例子,有代入感,接下來的內容就會順理成章,便於讀者理解和接受了。

所以情感說服就是要“順其意 ,做鋪墊”,要先找和讀者的相似點,在情感上打開讀者的心扉,然後,再通過接下來的邏輯論證,讓讀者確信文章提出的論點。

3.邏輯結構上 

當我們通過情感引導提出了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或者自己的觀點之後,接下來就是如何組織材料進行論證,進入了文章的邏輯說服階段。

我在上一篇文章《5本書,帶你打通結構化寫作關卡》中提到過,在邏輯說服中最經典的結構框架就是金字塔結構。他的原則可以用這16個字來表述“結論先行、以上統下、歸類分組、邏輯遞進”。

通常要說清一件事情,三層結構就夠用了。最想表達的信息(觀點,提出的問題)放在最上層,緊接着就是關鍵信息(主要論點、分析問題),最下面一層就是次要信息(論據,解決方案)。文章的最後就是昇華主題、給出解決方案。

金字塔也分兩種,有並列式(關鍵信息各自獨立,共同支撐上層信息)和遞進式(關鍵信息之間有很強烈的遞進關係,可以是時間、空間和程度上的遞進,通常最後一個信息支撐上層信息)之分。

而具體的邏輯論證方法簡單的說包括歸納法和演繹法兩種:

歸納:相當於由點到線,通過歸納總結,推斷出一般性的規律。比如你看到這隻烏鴉是黑的、那隻烏鴉也是黑的,你可以推斷出所有的烏鴉都是黑的。

演繹:是由線到點,是由一般到個別,是把普遍的規律與當前情況相結合進行分析。比如所有的烏鴉都是黑的,這隻也是烏鴉,所以它也是黑的。

當然這兩種邏輯聽起來簡單,用起來卻不一定簡單,尤其在組織論據時還有一個MECE原則,就是不重疊、不遺漏。如果我們不是搞科研,通常這一原則很難,也沒有必要做到。

綜上所述,要想文章有說服力,我們可以從文字、情感和結構這三個方面來實現。通過這幾個方面的共同作用,讓文章文字飽滿、邏輯清晰、結構緊密,說理嚴謹。

以上三點,是我最近的體會。寫出來,一是讓自己的思路更清晰,同時,也希望能給寫作中的小夥伴一點啓發。

如果覺得有用,就請點贊關注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