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下讀史】家訓的力量之19——顏之推論交友

讀《顏氏家訓‧慕賢第七》中,有這樣一段話值得玩味。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與款狎,薰漬陶染,言笑舉動,無心於學,潛移暗化,自然似之;何況操履藝能,較明易習者也?是以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於染絲,是之謂也。君子必慎交遊焉。孔子曰‘無友不如己者。’顏、閔之徒,何可世得!但優於我,便足貴之。”

其大意是,人在年少之時,“三觀”尚未定型,很容易受親近之人的薰陶影響,言談舉止,不用刻意去模仿,潛移默化之中就自然而然地產生相像相似之處。更何況是操守、技能這些相對容易學習的事情呢。有句話說得好,與好人相處,如同在芝蘭之室,時間久了,芳香的環境陶冶人也跟着香起來;與不好的人相處,如同走進鮑魚之肆,時間久了,腥臭的環境讓人的氣味、感覺也變得不好了。墨子看到白絲染色而感嘆的就是這個事情啊。所以,結交朋友一定要慎重啊。孔子說:“要結交比自己強的朋友。”要想結交顏回、閔損這般大賢人,可能一輩子都遇不上。交朋友,只要結交那些比自己強的朋友,就好了。

想一想顏之推講的這段話,大致闡釋了這樣幾個道理。

一是我們要交什麼樣的朋友?

交什麼樣的朋友,孔子在《論語‧季氏》中強調“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也;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也就是說,使人受益的朋友有三種,我們要結交那些正直的人、誠信的人和見多識廣的人,必然能從中受益;使人受損的朋友也有三種,那些不走正道、“撈偏門”的人,溜鬚拍馬、諂媚逢迎的人,花言巧語、口舌如簧的人,若是結交了這樣的損友必然受損。

所以,我們結交朋友要交“益者三友”,“與善人居”。結交益友,“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師友夾持”,走得正,行得端,滿滿的正能量;結交益友,可以多向益友學習,多向益友看齊,“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論語‧季氏》)”反之,可能就是熱播電視劇《隱祕的角落》中朱朝陽對嚴良說的那句話:“我做過最後悔的事,就是給你們開了門。”

二是我們要有什麼樣的環境?

我們所處的成長環境,是芝蘭之室,還是鮑魚之肆,對孩子的成長影響非常大。古時候最具說服力的故事就是“孟母三遷”。

實際上,今天這樣的事例也比比皆是,不勝枚舉。比如我們身邊,家裏面做生意的,孩子打小就喜歡做買賣;家裏面搞工程建設的,孩子打小就喜歡LX技校教的那些內容;家裏面是修車、檢車、車輛駕駛等服務的,孩子打小就對車有偏愛……家裏面連一本書、一張紙都找不到、瞧不見,卻非得逼着孩子愛學習、學習好,是不是也不現實呢?

這就是環境對人的影響。影響之大,不可小覷。5S管理中的“人改造環境,環境改變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三是孩子教育要趁早。

“抖音”裏有這樣的段子:小孩子用一雙筷子在菜盤裏來回扒拉、翻挑篩撿,孩子媽媽一氣之下將整盤菜扣在桌面,厲聲呵斥……對這樣的教育方式我不贊同,但這樣的教育實有必要。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以顏之推引用孔子的話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對孩子的教育一定要趁早,不要等他長大成人,還不懂規矩,不知檢點,那樣會被人笑話“沒家教”。

孩子小的時候,好似一張白紙,教育得當,可以畫一幅最美的圖畫;不得法,搞不好就變成了塗鴉。切不可做這樣糊塗的家長,“飲食運爲,恣其所欲,宜誡翻獎,應呵反笑”,孩子年少無知,爸媽也不知好賴,拿不對當理兒說,溺愛寵慣,該說的不說,該管的不管,如此“至有識知,謂法當爾”,時間長了,爸媽見怪不怪,孩子習以爲常,“逮於成長,終爲敗德。”

還說《隱祕的角落》裏的小女孩朱晶晶,爸爸偏愛,媽媽嬌慣,一身公主病,任性頑劣,有意無意地在同父異母的哥哥朱朝陽新買的白鞋上踩了一腳。殊不知,這一腳不僅僅是踩髒了哥哥心愛的白鞋,更是踩碎了哥哥已是受傷的心,結局令人唏噓。

此外,這裏還有兩點,一則是對孩子結交的朋友,家長要多關注、多引導、把好關,防止孩子不慎交了損友;二則孩子交朋友也不要好高騖遠,盲目去追什麼高大上的“五道槓”,還真用不着,“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只要你的朋友在某一方面比你強,帶給你的是正能量,值得你學習,就OK 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