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真的知識

先定義一番吧,知識說的是凝結再書本上,共他人學習的內容。是前輩們辛辛苦苦勞作後,體恤到後輩小子們的不容易,於是乎將自己的經驗凝練成幾句話或者一篇文章,讓後輩沒可以不必再那麼辛苦。

自從有了記載在本本上的知識後,人類社會如同踏上了高速列車,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着。不過如此高速的發展,也是買下了些許的隱患。因爲構築人類文明的知識這塊基石,其實並不牢靠,有的時候你所認爲的金科玉律同實際情況相比有着不小的差距,知識失真了。

在過去的一個小時了,我覺得沒有什麼值得記錄的。如果要寫成文字的話,大概會是這樣的:在過去的六十分鐘裏,我一事無成。

真的如此,似乎還是看了不少文章,也發了幾封郵件之類的。在個人看來上述內容無足輕重,不必額外寫上一筆。可是在客觀的世界中,剛纔的所作所爲必定會產生想不到的影響。

無聊的事情尚且如此,那麼輪到經驗的總結的時候,大家喜歡挑重點而不是事無鉅細。許多內容被記錄着忽視了。說不定細枝末節就是整個知識成爲改善人類生活的最關鍵一點。許多實驗後人希望重現都非常困難,而到了現代研究更是如此。在不知道基於什麼樣的條件完成的結論,輕易相信就容易喫虧。因爲這些被僞裝成知識的東西都是失真的。

正如同稻盛和夫所提倡的,到一線親自去看一看,去體驗一番,才能得到正確的結論和經驗,纔不至於變成了偏聽偏信的傻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