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溪詩序 選自《古文觀止 全解》

愚溪詩序

灌水的北面有一條小溪,向東流入瀟水。有人說:曾經有位姓冉的人在這兒住過。所以把這條溪稱爲冉溪。又有人說:這溪水可以用來染色,依據它的功用來命名,所以稱它爲染溪。我因爲愚昧無知而獲罪,被貶謫到瀟水邊來,喜愛上了這條溪水,沿着溪水上溯兩三裏,發現了一個風景極佳的地方,就在這裏安了家。古時候有個愚公谷,如今我在這條溪旁安家,而溪水的名字到現在還沒有確定下來,當地居民還在爲此爭論不休;看來不能不給它改個名字了,我因此改稱它愚溪。

我在愚溪的上游買下一個小山丘,我把它叫做愚丘。從愚丘向東北行走六十步,尋得了一處泉水,我又將它買了下來,把它叫做愚泉。愚泉總共有六個泉眼,都分佈在山丘下面的平地上,原本泉水都是從這裏向上湧出的。幾支泉水匯合後便彎彎曲曲地往南流走,形成了一條水溝,我叫它愚溝。於是挑來泥土,堆起石塊,把溪流狹窄的地方堵塞起來,積成水池,叫它愚池。愚池的東邊是愚堂,南面有愚亭,水池中央的是愚島。秀美的樹木和奇異的石頭重疊錯落,這些都是山水中不可多得的景緻,因爲我的緣故,它們都被“愚”字所玷辱了。

流水,是聰明的人所喜愛的。現在這條溪水卻獨獨被“愚”字所辱沒,這是爲什麼呢?原來是它的水位很低,不能用來灌溉;又因爲它水流湍急,多有淺灘和石頭,大船開不進來。它地處偏僻,水淺而溪峽,蛟龍不屑居住在這裏,因爲溪水不足以讓它興雲作雨。這溪水對世人沒有什麼益處可言,這恰好和我相似,所以雖然玷辱了它,以愚字爲它冠名,也是可以的。

甯武子在國家政治混亂的時候,便顯得很愚笨。那是聰明人裝作愚人。顏回整天不發表不同的見解,好像很愚蠢,那是通達的人貌似愚鈍。他們都不是真的愚蠢。我如今遇上清明的時代,立身行事卻有違事理,所以愚人中再沒有像我這樣愚蠢的了。正因爲如此,所以天下的人誰也不能和我爭這條溪水,我是可以專斷地給它命名的。

愚溪雖然對世人沒有什麼用處,但它善於映照萬物,它又是如此的晶瑩透徹,能發出金石般悅耳的聲響。它能使愚人心情愉快,笑口常開;讓他們愛慕它、眷戀它以至不能離去。我雖然不能與世俗合流,平素也還能書寫文章來安慰自己;刻畫各種事物,捕捉它們的千姿百態而不用迴避些什麼。我用愚笨的文辭來歌頌愚溪,就會感到茫然自失而不覺有違事理,昏昏然之間又好像與它同歸一處,超越了鴻蒙,融入一片寂靜當中,在寂寥間達到了忘我的境界。於是我寫了《八愚詩》,記在溪邊的石頭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