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7.23

最近偶然,读到鲁迅的《华盖集》,当然,只是在空余时间,翻了一丢丢的我,来说说此刻我的感受。

我发现自己与鲁迅有些许微妙的相似,当然,这有点给自己贴金了,人性千百面,于是类似就变得理所当然。

转变就在于,以前的我于课本上学习关于鲁迅的文章其实是不大开心的,或许是因为年幼而读不懂那份沉重的爱国与救世的情怀,或许只是单纯的读书太少只限于课本上,于是我对鲁迅先生是无感甚至是不大喜欢的,行文在我看来不是我喜欢的琅琅上口、文风严谨的风格,甚至是过于随意或者随性而为。当时过于浅薄不懂通俗文字下的讽刺和呐喊,然此刻只是捧起些许杂感,却是意外的心心相惜,鲁迅先生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他甚至是孤傲的,在那样一个乱世,文人救世自古有班超弃笔从戎,鲁迅先生以笔书写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在那个甚至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时代,这是怎样的孤傲和勇气发出内心的呐喊和忧思,意外的依旧能给予百年后的我带来些许顿悟。

其实,今天身体是有点不舒服的,然后赶巧看了几篇能煽动情绪的文章,尤其以《圆明园的毁灭》为最强烈,进而引申到古希腊的帕特尔神庙,而是陷入“文明与野蛮”的恫殇,或许这也是“理性与本能”的对决,深深地惋惜和心底的愤怒让我甚至消极的否认“文明存在的意义”,我去过故宫,这座世界级建筑群,与文字描述里是令人瞠目结舌的壮美,然映入眼帘的残败不堪甚至是矮小狭窄的景象让幻想支离破碎,愤愤不平在心口炸裂,期待值有多高此刻情绪的负向翻涌就有多高涨,我甚至想化身神笔马良,令其重返曾经的巅峰,而不是如此刻这般孤独的甚至其绝望的伫立,以一种一无所有、再质朴不过的姿态宣泄曾经最不愿被人提起的岁月,然技艺的失传让补救都成为奢侈。

于是当我看到大篇幅的圆明园的曾经,即使我没有见过他现在断壁残垣的模样,但是心低的羞耻心携着愤怒裹挟着我的头脑,意识深处的“性恶”的一面慢慢被揭开。

我开始明白,为什么太多的人喜欢拿这个事件来煽动、挑起人的某些欲念,这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屡试不爽的法子。

因为“文明与野蛮”的冲突,在一些时候是令人心痛的“破”,天性里的霸道让人偏爱“另起炉灶”自创一番伟业,并且坚信自己能做到,“楚人一炬”何其爽哉,非己则除之而后快,于是在此起彼伏的文明在历史长河里最后只剩下令人哀叹的断壁残垣。

于是我看到了鲁迅先生如下的文字,“仰慕往古的,回往古去吧!想出世的,快出世罢!想上天的,快上天罢!灵魂要离开肉体的,赶快离开罢!现在的地上,应该是执着现在,执着地上的人们居住的。”醍醐灌顶不过如是,仔细想来,当时的旧中国能有几个如鲁迅这般于眼花缭乱、混乱年华固守理智的大智慧先生,有多少人利用热血情怀使骷髅堆积、鲜血横流,或许壮烈,但是这种不理智的烈是太过泯灭人性的悲壮。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