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沟通是双向交流 || 文化碰撞

文/ 煜兮  【原创】

人和人之间的不开心多是由沟通不畅所致。

语言的沟通实际是文化观念的交流,也就是认知啊,思想情感等方面的交流。除了沟通技巧不当有时候构成误解,更多的是每个人的成长和生存环境所致的文化理念,三观相同与否,是深层的文化交流是否通畅。

首先,好的沟通意味着相互理解,前提是相互之间真诚以待。常常听说女人之间是非多,其实闺蜜女友之间最容易心生怨气。为什么呢,多数时候是一方心理有了预想的期望值,如果另一方的言行不符合预期的期望值,情绪的第一反应就是失望, 进而是不自觉的不开心生气,甚至生怨。

其次,不能相互理解,误解误会随之而来。 这也反应了个体对事物和对生活的态度,以及个体自身的修养和心胸。在迪拜时曾有一女友是我的邻居,叫慧子(化名),在异国他乡能碰巧有个国人做邻居是很难得滴, 所以来往也就多些。一天慧子跟我抱怨她的闺蜜, 每次慧子和闺蜜煲电话粥时,慧子总是耐心听她的闺蜜抱怨对老公的不满, 每次闺蜜却又不忘地炫耀她老公又买了什么礼物, 而一旦慧子开始诉说一些自己的事情,她的闺蜜就会以老公要回来了,或一个事情打断并挂断电话。

慧子很是不爽地对我说 “她怎么这么自私呢?每次我赔你说半天话,我也想说说我的心里话 ... , 那有这样的闺蜜”。两人以后的交往也就越来越淡了。

这是个非常典型的文化认知的不同造成沟通上不对等的误差,以至造成误解。慧子的闺蜜确实少了些体贴,只顾宣泄自己的情绪,却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其实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都会碰到这样的“朋友”,只顾自己说,不愿意倾听,更有甚者认为别人的话都是废话,浪费她的时间。当然,如果慧子有一些沟通技巧,也完全可以和她的闺蜜同时讲自己的故事,巧妙地进行相互交叉式的对话 ... 

说明一下,煲电话粥是迪拜特有的现象, 因为在同一个城市内电话是不收费的。

所以说语言的沟通反应的是背后人文文化的交流,反应的是个人的教养文化等等综合素质。

无效或不当的沟通有可能造成的是情感上心理的伤害,最后事与愿违。

2020.07.24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