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小喫叫豆糝

      提起豆糝,很多豫東人會向人諞(誇耀):那可是俺們豫東的特產哩。

    話說的一點不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人又有自己獨特的飲食文化。豫東大平原沃野千里,是麥豆的主要生產地。爲此形成了豫東人自己的本土特色食品,豆糝便是其中之一。

      豆糝屬於大豆發酵食品, 製作並不複雜,只需要三個步驟:發酵,調味,晾曬。黃豆洗淨泡發,煮熟至能捏碎狀態,瀝乾水,放在有蓋子的容器中發酵,時間長短根據氣溫而定,一般來說25度左右氣溫下三天左右,黃豆表面會生成一層黏液,或者一層淡淡的白色菌毛,用筷子攪動能挑起長長的拉絲,第一階段的工作就完成了。接下來就是把發酵好的黃豆弄碎,過去都是用大石臼搗碎的,現在沒有那老物件兒,就把發酵好的黃豆放在案板上用刀剁碎,基本上沒有完整的豆子就好,這一步驟是爲了讓豆子好粘合,成團成餅,完整的豆子容易散開不成形。之後,是拌上佐料,五香粉或十三香,精鹽,辣椒麪和麻辣粉。口味依個人喜好而定。半年後,下手做成豆糝糰子或豆糝餅子,放鍋簰上曬,豆糝的顏色由豆黃變成淺褐色,最後變成深褐色,直到曬乾爲止,大約也就一週左右時間,地道的豆糝就做好了。曬乾的豆糝,聞起來有淡淡的發酵豆的味道,所以豆糝又叫臭豆糝,但喫起來卻鮮香味厚,耐人咀嚼品味。豆糝也可以調製成五香、麻辣、鹹辣多種口味,幹品可以長時間存放。隔年喫都沒有問題。

      因爲豆糝是純手工製作,所以每家豆糝的味道都不太一樣,即使是同一個人制作,每次做的味道都略有區別,各有特點。我少年時,計劃經濟時代,新鮮蔬菜不足時,需要鹹菜來補充,比如西瓜黃豆醬、鹹芥菜疙瘩、醃辣椒、豆糝等。豆糝是作爲下飯的菜喫的,最常規喫法是豆糝切粒,加切碎的蒜薹或蔥花,淋上小磨香油,夾饃就粥飯,引人食慾,至少多喫半個饃。而孩子們也把豆糝作爲零食帶到學校,和同學們交換着喫。雖然那時候生活清苦,飲食清素,孩子們總是能找到簡單的快樂。

      豆糝作爲清貧年代蔬菜的補充,有着一代人的記憶和故事。前年回老家,年已古稀的婆婆端出一小碗蒜薹拌豆糝,給了我一個小驚喜,熟悉的味道一下子連接了幾十年前的記憶,有一種穿越之感,引起我不少感嘆。婆婆說趁現在她還做得動,還可以給我們做着喫,算是個調劑,也是個念想,我着實感動。

      家鄉的朋友送我一小袋,他母親做的豆糝,深褐色,聞來鹹辣醬香,我去鄭州順便給姑父送幾塊,沒想到姑父歡喜的很,說是稀罕物,比帶啥都好。他馬上掰下一塊兒放嘴裏連說好喫。之後和姑姑微信,姑姑說:“你可給你姑父帶來了好東西,你姑父天天都會喫一點兒豆糝。”是啊,對上點年紀的豫東人來說,豆糝是一個怎樣的存在,年輕人可能說不清楚,但它是有着深深的胃的記憶,特定生活階段的記憶,如今豆糝和胡辣湯一樣,是一種鄉愁,一個故鄉的符號!

        現在,我們的飯桌上新鮮蔬菜四季不斷,年輕的豫東人也少有人知道豆糝這種傳統小喫,更不用說製作豆糝了。我從網上查詢得知,豆糝竟然有十大好處:助消化,防疾病,減緩衰老,增強腦力,提高肝臟解毒功能,防止高血壓,消除疲勞,預防癌症,減輕醉酒,減輕疼痛。這讓我對家鄉的傳統小喫有了新的認識。近年來,家中父母日漸衰弱,無力親自制作豆糝了。於是我就想:我可以學習做豆糝,讓老人們仍然能夠喫到家鄉的特色食品,品嚐曾經的味道。我通過微信請老人們指導,又從網上查詢豆糝的製作方法,竟然一做而成功。回老家時給父母帶幾塊,老人歡喜,我也很自得。食物不僅作用於人的味覺,也作用於人的心理和情感,也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和符號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