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錢的道理

子華使於齊,冉子爲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請益。曰:“與之庾。”冉子與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

公西赤要出使齊國,就找冉子,去幫他找老師爲母親要粟米。孔子說,那就給他一釜(fǔ)吧。

冉有一聽,這也給得太少了,多給點吧。孔子說,那就再加一庾(yǔ)吧。孔子兩次只同意給八斗八升。

冉子看老師好像不近人情,乾脆自己幹了,給了五秉(八百鬥),多了差不多一百倍。

孔子知道冉有沒理解自己的用心,也沒責怪他,只是說:"公西華出使齊國,乘着肥馬駕的車輛,穿着又輕又暖的皮袍,他排場大着呢!我們要給人糧,要用來賙濟窮人,雪中送炭,幹嗎要給他家去錦上添花呢?"

最初看這個故事的時候,我也覺得孔子的做法有些小氣。古代的一斗相當於十升,八斗八升就是88升。我們平時喝的桶裝純淨水一般是18-20升。所以88升也就差不多四五桶水的體積的糧食給到公西赤的母親。冉有卻給了800鬥,按照四斤/鬥,就有了3200斤糧食。

當然孔子也沒有責怪冉子,只是說明了自己爲何那麼“小氣”的原因在於不能雪中送炭比錦上添花更好。

我記得有個*籌的平臺,之前朋友圈經常有衆籌的信息。有的人,是真的困難,得了重疾之後無力負擔。而有的人確只是不想放棄優渥的條件,比如有房子有車,得了重疾,不捨得賣掉,於是利用網絡發動衆籌。

現在也有不少自媒體人在網絡上賣慘,拍視頻說喫不起飯了,被離婚被出軌了,被隔離了等等,於是號召粉絲爲自己打賞或者衆籌機票等。不說他們是不是有本職或者其他收益,某些人就那日結的平臺廣告就足以養活自己的。

所以這種人要不要打賞,如果人傻錢多,自己花不完。當然是可以多多打賞了,只要你自己高興,隨意;就如冉有。但是對於普通人,如果真的覺得不忍心,不想懷疑對方的初衷,但是不認可,可以像孔子一樣適當地表示。沒有誰的錢是大風颳來的,錢也要用在刀刃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