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和阶层的产生

老鼠阶层实验,这是个什么东西?一看到这个题目,隐隐约约的觉得有点意思,于是仔细看了下去。

原来这是米国耶鲁大学做的一个实验,用实验模型来分析社会阶层是怎么形成的,实验中发生的事令人震撼。

实验人员把老鼠放在一个方盒子里,盒子里有一个拉环,如果老鼠触动拉环那么另一端的一个洞口就会有一小块粮食掉下来,老鼠很快就学会了这个把戏,每天都能吃到粮食,这是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是实验人员把同样经过以上训练的三只老鼠关进去同一个盒子,暂且叫它们大毛二毛三毛。盒子里还是一端是拉环,另一端是能够掉出粮食的洞口。这次实验人员修改了规则,即使老鼠们触动拉环也不会有粮食掉下来。

整整一天,这三只老鼠就在拉环和洞口之间跑来跑去,可是一天都没有粮食掉下来,就这样一天过去了,老鼠们都是又饿又累。

第二天的时候实验人员又修改了规则,当老鼠触动拉环时有极少数的时间会有粮食掉下来。这时候关键的情节出现了。

有一次,当三毛触动拉环时,另一侧的洞里掉出了粮食,那时大毛二毛恰好正在洞口边,看到有粮食落下就抢先吃了,等三毛跑过来一看粮食已经没有了,于是,它又跑过去触动拉环,就这样反复重复,当拉环触动时掉下来的粮食都让大毛二毛吃了,三毛在往返奔跑和饥饿中变得越来越虚弱,越来越不敢向经常能吃到粮食而变得很健壮的大毛二毛发起挑战,这样,三毛就被永恒的定位在忙忙碌碌和饥饿的状态,成为群体里的劳动者,而大毛二毛则坐食渔利,不劳而获,又大腹便便。

这样老鼠的阶层就出现了。通过这个实验,人们发现阶层出现往往是偶然的,是哪个偶然呢?是机会出现的时候,人们所处的位置,所以阶层的出现可能是必然的,但谁站在哪个阶层却是偶然的,最好的解释可能说这就是命,比如城市发展时拆迁的市郊农民和边远山区的农民,一个是躺赚收租,一个是交租并干着最苦最累的活。

我想,这个实验权当一个游戏吧,它可以作为人类社会的参照。这也许是阶层产生的一个类别。

我还要提醒大家的是,那三只老鼠都是独立的个体,在那个盒子里没有上一代的帮忙,不存在起跑线是别人终点线的情况。人类就复杂了,一个人不太费劲就能富贵整日有可能是受上一代或几代的荫庇,这也好理解,虽然它这一代没努力,也没什么能耐,但它选对了出生的地方,他的上几代已经为他奋斗过了。

其实还有很多情形,比如三只老鼠里有一直大脑皮层沟回更复杂,更聪明,或者小脑更发达,四肢肌肉更发达,这是个体的优势,通过这个也可以成为高阶层者,人们在现实社会里最接受的是这一种。

人们的潜台词是:这家伙凭能力成为大富大贵之人我们服气,可是他凭他爸爸有钱有势就大富大贵表示不服,还有对那些凭运气中了500万的人也不服,他不就是运气好吗?

不论什么情况,结果是一样的,这样的事情40岁以上差不多可以理解,而年青人肯定会愤愤不平,可是也没卵用,到了40多岁,他们也会发现,不服气没有用,阶层产生了,这里偶然因素太重要,自己忙忙碌碌生活紧张纯粹就是命运的安排。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