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的視覺本能——保羅·維利里奧《視覺機器》

本書《視覺機器》收錄了法國哲學家保羅·維利里奧的五篇關於新技術與圖像邏輯之間關係的重要文集,《地形失憶症》、《不及一幅圖像》、《公共圖像》、《天真的攝像機》、《視覺機器》,這五篇文章。讀完後,感覺有趣的地方在於,我們身處這個技術發達的社會,擁有了高速視頻通信、VR虛擬再現、全息技術、合成圖像等技術。也隨之有了各種短視頻流量時代、個人化流量時代、直播、虛擬影像等全新的模式。然而我們卻不知道爲什麼會被推動到這個地步。

這本書試圖澄清這一演變的過程和意義,同時讀完後對現今社會的潮流:直播及短視頻,有了更深刻的洞見,我好像明白了,什麼樣的語言是符合短視頻拍攝的,什麼樣的語言不適合。

作者:[法]保羅·維利里奧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譯者:張新木/魏舒
出版年:2014/8
頁數:147
定價:32
裝幀:精裝
叢書:當代激進思想家譯叢
ISBN:9787305129995

1)首先第一個問題。腦海中景象的呈現,無論你使用任何工具表現形式,繪畫技術,電影,音樂,舞蹈等等,都只能呈現一部分出來。這呈現出來的部分,是受到時間空間的限制。

這與我們的技術無關。

當人們在創作的時候,必然會流失某些信息。這些信息原本在大腦裏,當你用工具去呈現表達的時候,某種意義上是破壞了想表達的信息。當然在往前仔細追究下去,當人們思考的時候,就已經破壞了這部分信息,再用工具去呈現的時候,信息遭受到了再次的破壞。也就是藝術創作中的流失。

那麼問題在於,我們知道會“流失”,那麼我們爲什麼還需要去呈現表達?在這個過程中,有諸多的形式,比如完美的復刻,1:1的複製,時空截斷性的創作手法,個體觀察後的解讀性創作,展現更高維度的創作手法,以及提供刺激觀看者大腦的創作手法。

這樣的思考是令人“沮喪”的。我們如果不反觀自己去思考,那麼就永遠無法觸及信息的完整(全知全能)的那一刻。同樣,這樣的思考也帶來了不一樣的見解,“技術的精湛,以及所謂的專業度的存在,恰恰限制了表達。”那麼專業度的存在是爲了什麼?我個人認爲,專業度的存在,以及對技術的重複訓練,爲的是訓練自己的身體與大腦融合在一起,成爲下意識的反應,某種身體記憶,甚至說這種記憶來自於對大自然的模擬。大自然鬼斧神工,無論它是出於大自然本身的意志還是某種精確的安排,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人類是否可以通過訓練達成“鬼斧神工”?

2)第二個問題,對於視覺機器而言,我們的世界是以多少幀每秒運行的呢?

這個問題讓我覺得非常有趣。技術蓬勃發展,從暗箱到日光蝕刻法,然後到銀版攝影法,發展至火棉膠攝影法,隨着技術的提升,從早期的成像模糊,到現在擁有無以倫比的成像精細度。從早期剛有互聯網,放個視頻都很模糊。到現在大家掏出一個手機拍得都很清晰。清晰度、精細度,都已經不在是創作門檻。隨之而來是更高階的玩法,人們開始追求一秒60幀,甚至更高清晰度精度的畫面。各種讓你上傳的視頻流暢清晰的方法也越來越普及,這個世界你看到的視頻甚至比肉眼看到的還要清晰流暢。

視覺過程就是我們信息處理的過程,當我們的大腦被開發了更強大之後,我們對於信息的複雜程度就會上升,這個如同看攝影發展歷史,越來越強的信息處理技術,讓畫面的感覺越來越好。然而世界還是那個世界,我們的對象還是那個對象。

就進化而言,我們自身比不上技術的發展。我們越來越需要技術幫我們實現我們無法做到的事情,或讓技術代替我們去“看”,但我們保留了思考、分析的過程。生理結構被淘汰,也許是未來發展趨勢,它可以讓我們“看”更多。或者我們實現了生理進化。

3)我們被歷史推動而發展,那麼歷史又是什麼?

“事實上,圖像的形式邏輯時代,就是繪畫、雕刻和建築的時代,它與18世紀同時結束。辯證邏輯的時代,就是攝影的時代,電影的時代,或可稱之爲照片的時代,那是19世紀。圖像的反常邏輯時代,就是隨着視頻通信、全息攝影和計算機製圖的發明而一道開啓的時代……似乎到了20世紀之末,現代性的終結本身就由公共再現的邏輯終結來標示。”

現在我們可以想象得到,我們對信息內容是有加速需求的。比如我們希望自己更快的學會某個技能,“10分鐘學會拍短視頻”,“3分鐘讀完一本書”,對於這樣的加速要求,信息就變得緊湊和縮簡。這裏說緊湊,是指信息的傳遞之間沒有吸收反饋的過程,縮簡是指信息不再完整,重新的建構讓我們對維度和距離有了新的認識。當距離遙遠的時候,一封信要過很久才能從A到B,上面承載的內容,不僅有撰寫人對於時間空間的思考,更有超越維度的探索。當距離變得近了之後,感覺維度突然坍塌,隨機與多變不存在了,我們更需要確定性的事情來維持坍塌的維度。

當信息本身面對歷史和這個隨機多變不確定的世界之時,信息需要快速,有效的統一性,以及具有高傳播的特點,信息才能符合這個規定情境。延伸出來諸多現象和臨時產物。比如維繫性圖像,它強迫觀看者目光,並希望抓住觀看者注意力。比如導演一次又一次的突出細節來說服人們。

爲什麼我們會變成這樣?

4)第四個問題,地形記憶是一種局部調度的記憶方式,沒有了地形的記憶點,那麼我們的大腦如何記憶事件?如何產生回憶?

事實上,在早期的生活經驗及舞臺訓練中,我有所發現,演員對於臺詞與情感的鏈接,如果過早的結合場面調度,那麼所產生的強鏈接,想要在之後的訓練中改善,是極爲困難的。對於演員來說,每一次的臺詞,與某個地形有着密切的聯繫,一旦演員的身體進入某個空間,回憶起當時的種種,那麼就鏈接起了深層記憶。

地形記憶是一種局部調度記憶方式,因爲通過這種記憶本身,是無法看到一切的。時間空間是流動的,是變化的,通過地形記憶,是一種欺騙,某種舞臺雕塑,舞臺形象訓練,也是視覺暫留動作的延續。通過地形記憶的人們,只能看到一部分。

地形記憶是什麼?地形記憶是指把記憶材料編碼爲圖像,用圖像對應事先確定的定位點,當你想要調動記憶的時候,記憶就和空間位置聯繫在了一起。這種記憶方式,演員十分拿手,當然這對演員來說是一種技術,它不是藝術。通過這樣的方式是可以欺騙觀衆,但是無法欺騙自己。

對於人們來說,我們的大腦也是習慣使用地形記憶,某個地點,某個物品,當你拿起這個東西,走入這個空間之後,就有了密切聯繫。一旦離開,就會好很多,淺層的信息可以被代替。比如當一個人過於爲了分手傷心之時,他需要離開這個地方,才能恢復。

這對於訓練演員,治療情感創傷,強化學習能力是有極大的幫助。但是問題來了,爲什麼我們的記憶是需要這樣的方式才能記憶?是誰設計的?

諸如此類,以上種種,還有一些思考,不在此累述。本書在觀念上,能給人無限的啓發,對於藝術創作者而言,是保留古老的觀看行爲,還是應用現代的反邏輯觀看行爲,都是值得深思的。同樣名言金句也是不少,比如“記憶的內容取決於遺忘的速度”,“一種照片是時間的突然停止,另一種照片是製造一個動作的印象。把若干分散在時間內的運動濃縮到一個圖像中。”

把想象變成圖像,把觀念變成文字。雖然信息有了衰減,但這也是作爲學者啓示人類的任務之一,同樣也是一名藝術家的內在責任。

很有趣的一本書,可以多讀幾遍,慢慢體會。

保羅·維希留(法語:Paul Virilio,1932年1月4日~2018年9月10日)又譯爲維利里奧,出生於巴黎,法國文化理論家、城市規劃師、及美學哲學家。他以速度和力量發展有關技術的著作而聞名,其中涉及建築、藝術、城市和軍事。1973年起執教於巴黎建築專業學校(École Spéciale d'Architecture),直到1999年退休。

據兩位地理學家說,維希留是“戰爭、技術和攝影史家;建築、軍事戰略和電影哲學家;在歷史、恐怖主義、大衆媒體、人機關係及政治上挑釁的評論員”。

保羅·維利里奧是1970年代以降最富原創力的法國哲學家之一,同時也是著名的城市建築家、隨筆作家。1963年,維利里奧與建築師克羅德·巴朗(Claude Parent)成立“建築原則”(Architec-ture Principe)團體,併發行同名刊物,宣揚建築的“傾斜功能”(水平與直角被徹底棄絕),曾先後完成兩棟建築作品。1973年起執教於巴黎建築專業學校(ESA),直到1999年退休。維利里奧的哲學著作圍繞着一系列以科技、速度、城市、虛擬、事件、意外及失序爲核心的概念羣,代表作有《領土的不安》、《速度與政治》、《消失的美學》、《戰爭與電影》、《解放的速度》、《事件的風景》等。2018年9月10日,因心臟病去世,借用他在《消失的美學》一書的扉頁引述保羅·德·塔斯(Paul de Tarse)的話所說,“我們所看到的這個世界正在逝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