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日記70

日期:2020/08/03

兩隻寶寶晚上喝奶的間隔越來越長,喝奶的量也琢磨不透。

妹妹晚上七點睡下,到十一點多還不醒來,不放心的我還是強迫餵了一點點,原本90的奶量也只能喫完一半。半夜躁動不安,餵奶也喫很少,原來躁動的主要目的是拉屎,一直到天矇矇亮,吃了90的正常奶量,自己玩了一會兒纔再次睡去。

哥哥正常奶量是120左右,到了晚上也琢磨不透,不能用兩個小時的間隔去預估,現在轉爲一段奶扛餓能力可以達到三四個小時。但餓醒來也喫不到120的量,只有60-90左右,這時候安撫的作用大於填飽肚子的作用。

醒來後孩她媽上網查詢,同時也跟同齡的小夥伴聊天,說情況差不多,這時候睡眠比喫奶更重要。所以我覺得晚上衝泡奶粉起步從30ml開始,如果安撫到位,30-60足夠,再多的量他們也會拒絕。晚上躁動大多是有需求,例如要拉屎,我也不敢一概而論,每天情況都不同,沒有一成不變的慣例,只有隨時變化的狀態。

想聊聊帶娃的心情,或許在外人看來這是歡愉的,有兒有女嘛,雖然辛苦但總有回報,我之前說看到他們偶爾露出的微笑就是回報,然而能夠理解我們處境的,除了親戚朋友還有許許多多的過來人,那些兒女已經大了的人我們不說他們也能理解帶娃的辛苦。前些日子在雜誌上看過一篇孕媽媽寫給自己孩子的文章,其中有一段大致是這麼個意思,從個人需求來說,我完全不需要這個小孩,是的沒小孩前期盼有小孩,懷孕時期盼他們早點出生,等他們出生了又反思是否能夠回到過去。從人類的進化角度來看,從爬行動物進化成直立行走的人類,人類媽媽不得不冒更大的風險分娩胎兒,母親也不得不在嬰兒六歲前一直照顧他們,而不像剛出生的小馬馬上就會奔跑。嬰兒也需要花更多的時間來成長,來學習如何成爲一個智人,這也是一個很艱難的過程,他們無法選擇出身,無法選擇國籍種族等等,要學會獨立要逐漸找到人生的意義,無法選擇一切只能接受現狀,如果家庭環境好會有幸福的童年,反之會經歷坎坷有不一樣的體會不一樣的性格。

複雜的心情居多,愛憐的心交雜着出現,被萌化的感覺時常發生,這就是帶娃的感覺,疲勞辛苦幸福感動,肩負着責任懷揣着快樂,永遠無法倒帶沒法重來,演繹着親情這種東西,讓生活變得更加複雜充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