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瘋狂造富的背後,“泡沫”離我們到底有多遠?

雲棲號資訊:【點擊查看更多行業資訊
在這裏您可以找到不同行業的第一手的上雲資訊,還在等什麼,快來!

2019年英特爾發佈財報後,其股價一度暴跌逾8%。當時有分析師預測,英特爾雖然在2018年表現不佳,但以邊緣計算爲切口積極加入AI戰局,或許會成爲未來提振股價的爆發點,僅僅時隔一年,這個預言就成真了,隨着最新年報出爐,直接使英特爾股價達到近二十年的最高點,這是今年各大科技股狂歡式上漲的一個側面寫照。

我國科技公司在資本市場的表現頗爲亮眼,7月9日,阿里巴巴股價一度漲幅10%報262港元,使得阿里成爲我國第一家市值超過7000億美元的公司;美團股價同樣大漲,市值突破千億美金。

全球科技股大漲已經持續一段時間了。今年第一季度各個資本市場市值超過1000億美元的中國企業有11家,到了六月末這個數字增加到14家。千億美元俱樂部的新貴全部來自互聯網行業,美團、京東與拼多多,在最近一年最高漲幅分別高達226.6%、148.5%和414.6%。股價變化反映了投資者看好科技公司的未來。

這不僅僅是資本的狂歡,近日螞蟻集團官宣上市計劃,按當下螞蟻的估值和員工持股的比例來估算,這次IPO大概會有五千億人民幣的市值歸員工所有,這意味着,阿里及螞蟻員工可能將誕生5000個千萬富翁,500個億萬富翁。很多人把螞蟻的上市比喻成爲”程序員的翻身仗“。
這樣的狂歡景像,不禁讓筆者想起20年前的網絡泡沫破裂時刻,寒冬離我們是否遙遠?

夢迴2000

如果我們把時間軸拉回到2000年,當時美國納斯達克指數達到了歷史最高的5048點。世界爲互聯網科技革命瘋狂,當時世界最大銀行花旗的市值,還不到微軟的1/3。不過好景不長。納斯達克指數只是在5000點上稍作停留,泡沫即宣告破滅,在接下來的一年裏,納斯達克指數狂瀉66%,下跌到2000點以下。

image

如果我們再把眼光放在當下,同樣的科技牛市,同樣的科技股超預期的漲幅,似曾相識。科技股的瘋狂讓專家一度表示出擔憂,科技股價已經處於近20年來最高水平,我們需保持謹慎。

目前科技股的與經濟大勢的背離讓“科技泡沫”再一次成爲了全球熱議的話題。任何一個新技術在剛剛問世時會出現投資超前的傾向,這並不是一種孤立的現象,不過問題是泡沫的風險到底有多大?

正方觀點,科技泡沫“正在路上”?

當我們回頭看上一次“科技泡沫”在破裂前,那是因互聯網而集體起飛的時代——當時的網絡於大衆,一如今天5G和AI於市場,刺激和慾望同在。

20年前的互聯網萬衆矚目,吸引大量的資本投入,行業獲得了遠超其實際價值的投資額。在1997年至2000年,一些沒有商業模式、甚至沒有盈利方案的互聯網公司出現了“瘋狂的投機狂潮”。瘋狂無法持續,互聯網泡沫迅速膨脹破裂,大量初代互聯網公司一夜倒閉。
當時的情況和目前何其的相似,因此經濟學觀察家會把目前的5G、芯片、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和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相提並論,就不足爲奇。

在互聯網技術發展的2000年,只要提及“互聯網”,不管公司是否真的有收益,股價都會上漲。而如今共享單車、O2O、P2P等概念的炒作,和當時的互聯網泡沫的產生邏輯沒有什麼差別。

反方觀點,產業主導新興科技,談“泡沫”爲時過早

筆者認爲將網絡泡沫與目前的新興科技相提並論,並不合適。2018年底,《連線》記者採訪神經網絡之父傑夫·辛頓時,曾問道:“一些學者警告說,當前的炒作可能會進入‘人工智能的寒冬’,就像上世紀80年代那樣,當時由於進展沒有達到預期,投向AI的興趣和資金都枯竭了。”

不過辛頓的回答是:“不,不會有人工智能的寒冬,因爲AI驅動着你的手機。在過去的人工智能寒冬,AI並不是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現在它已經是了。”他認爲,在神經網絡的潛力被挖掘殆盡後,深度學習浪潮有可能歸於平靜,但是AI不會有寒冬了。

可以看到,今天的新興技術正處於全面走向“產業化”的狀態,它們的發展開始逐漸由產業主導。最近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三部聯合發佈公告,明確指出要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5G、邊緣計算、虛擬現實等前沿技術在產業的應用,並給出了具體的應用場景,這使得新興技術不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末。

如果說在20年前互聯網市場高度繁榮的情況下,很多熱門的網絡公司通過股市來大幅圈錢,哪怕它從未盈利過,但今非昔比,在新興科技的時代,被認爲有前途的科技公司,顯然不能再妄圖依靠資本的“燃燒率”來續命,而需要更聚焦於“產業”與“場景”。

以5G、人工智能、物聯網爲代表的新興科技,從本質上看,是信息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可爲傳統產業向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方向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涉及通信、電力、交通、數字等多個行業的多個領域,如5G 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這些都是涉及國計民生的國之重器。

基於上述特點,新興科技不僅對相關行業發展產生直接促進作用,還能帶動上下游產業發展,使電子信息設備製造業、信息傳輸服務業、軟件信息技術服務業等行業受益。隨着工業物聯網建設不斷推進,工業企業內部也將實現網絡化、信息化改造,工業企業的生產效率也將實現大幅提升。可見,與20年前的揮霍無度的互聯網上市公司相比,這一次以新興科技爲生產力要素的公司,是真正有收益、有價值的公司。

退一步講,互聯網也好,新興科技也罷,本質上它們是科學技術,技術和工具本身其實並不存在“泡沫”的概念。泡沫產生的最根本原因還是脫離了實體經濟。

在20年前,由於沒有大規模實體行業的支撐,互聯網的價值基礎還是不夠牢固的,泡沫一旦形成就容易破裂。未來的各行各業將與5G、芯片、人工智能等技術結合得更加緊密,市場和產業發展對高科技將持續產生強勁的需求,現在提“泡沫論”顯然並不恰當。

科技前行,仍需謹慎

在“新興科技”時代,核心技術的發展是經濟繁榮的關鍵, 5G、芯片、人工智能等強大的產業賦能特性與經濟帶動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用戶體驗、加快行業技術創新,從而引發整個商業世界的變革。

但不意味“泡沫”和“寒冬”永遠不來。科技行業長期是一個經常“被泡沫“的行業。回顧我們今天使用的技術產品,基本上都經歷過泡沫階段:從門戶網站、社交網絡到電商、網遊,再到 VR、共享單車,莫不如此。

事實上,任何新興的行業都會有泡沫。高科技行業適度的泡沫有助於驅動資本的熱情,助推科技產業更好地發展,因爲在彙集泡沫的過程中,將同步彙集大量的社會資源,也會讓更多的優質人才向高科技領域彙集。

由於今天的科技發展與實體行業的結合會更加緊密,所以它與20年前互聯網泡沫又有所不同,一旦出現泡沫破裂,可能會對實體行業產生較大的衝擊。芯片、5G、人工智能等技術,都是影響面十分廣泛的顛覆性技術,已深度與產業整合,一旦出現問題將很快引發實體行業就業結構的改變、衝擊新科技發展下的法律與社會倫理、還包括侵犯個人隱私、信息安全失控等各類社會問題。

所以,在“科技泡沫”與“科技發展”並行的過程中,當利好聲四起之際,也科技公司更需要冷靜前行之時。畢竟在任何時候,一家偉大的公司並不一定等於一支偉大的股票。

【雲棲號在線課堂】每天都有產品技術專家分享!
課程地址:https://yqh.aliyun.com/live

立即加入社羣,與專家面對面,及時瞭解課程最新動態!
【雲棲號在線課堂 社羣】https://c.tb.cn/F3.Z8gvnK

原文發佈時間:2020-08-04
本文作者:硬核雲頂宮
本文來自:“CSDN”,瞭解相關信息可以關注“CSDN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