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人行一一寫在八一建軍節

八一建軍節到了,在區政府會議中心大禮堂,召開了萬柏區《最美退役軍人,最美軍嫂,最美兵媽媽》榮譽稱號命名會議。區委副書記出席並講話,區人武部政委主持會議,宣傳部部長宣讀《關於命名韓娟等同志最美退役軍人,尹貞珍等同志最美軍嫂,任惠等同志最美兵媽媽榮譽稱號》的通知,並爲評選最美先進典型頒發了榮譽證書。

我的女兒韓娟以全區第一名的選票當選最美退役軍人,並且推薦市委宣傳部,當選太原市最美退役軍人十佳之一。我真心地爲女兒的成長進步,取得的成績而高興。

女兒在部隊文工團是一名舞蹈演員,她喫苦耐勞,刻苦訓練,參加過多臺文藝會演,曾立二等功,三等功。當年在中央電視臺直播過的一場大型舞臺音樂話劇中,她的舞蹈驚豔了多少人。

記得那時舞臺中央有一個碩大的轉盤,周圍是翩翩起舞的無數女孩,而我女兒在轉盤上一枝獨秀,舞姿優美,令人陶醉。演出結束後,當時軍委劉華清等領導與演員合影留念,照片我至今保存。

不僅是在專業上,在軍事訓練中,她也有超人的毅力,和不服輸的幹勁。她剛入伍就有一次全軍的拉練。她是全軍年齡最小的兵,一直沒有掉隊,堅持到最後的勝利。讓領導對她讚不絕口。

而今她退役不退色,在她的職能部門,改革創新,雷歷風行,獨擋一面。她領導的城市智慧數字化指揮中心,給全區,全市乃至全省樹起一面旗幟,許多外省一些城市都派人來參觀學習。能取得如此榮譽也實屬不易!用軍人的職責嚴格要求自己,時刻不忘是一名共產黨員,這些于軍隊的教育和磨鍊是分不開的!正如她在《時代新人說》的演講會上所說,"我的使命是忠誠,我的責任是奉獻"!

說起我家的軍人緣,更早當數我的母親,媽媽出身北京城,居住在皇城根下,是一名智慧與美貌並存,氣質與高雅兼備的淑女。當年抗美援朝戰火燃燒在鴨綠江畔,多少熱血青年紛紛報名入伍,保家衛國。媽媽以新中國第一批共青團員的身份,與新婚的爸爸一同參軍入伍,直奔鴨綠江畔,成爲一名志願軍戰士。但是做爲一名正式的軍人也有許多考驗,不是報名就可以的。在二百名家屬中,只有少數軍人的指標,剩餘是幹部家屬,還有許多戰士的家屬必須返回原籍。第一次的考驗要徒步走四十里山路,象媽媽這樣的城市麗人,困難是可想而知的,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媽媽已經懷孕了。但是媽媽有堅強的意志,在艱苦的環境中,咬牙走過,並在各項考覈中,名列前茅,最後只有三個名額的正式編制,媽媽榜上有名,成爲一名光榮的志願軍!她是班長,而班裏的戰士都是首長夫人,能做到這樣,只有媽媽了!

以媽媽的美麗和字正腔圓的京劇功底,部隊把媽媽分配到文工團,而她卻要求做一名戰地護士,親臨戰火紛飛的戰場,搶救那些最可愛的人。

小時候我看到媽媽獲獎的書,書名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上面有中國人民解放軍六十三軍蓋着的圖章。可惜的是,那個年代被我一箇中學的同學“借"走,一去不返。至今我都不敢告訴媽媽,這是我最對不起媽媽的一件事!

媽媽一生爲人所稱道是教子有方,我們姐弟四人都是單位的骨幹,努力工作,甘願奉獻。我從小就記得媽媽教育我們,“君子求財,取之有道"。"要做大樹,頂天立地,不要做纏樹的藤條,自己挺不起腰"。我們都記住了,我們都是這樣做的,並傳承給下一代人!

我雖然沒有當過兵,學校畢業,被司法系統所選中,做了一名司法幹警。威武的警服也可以與媽媽和女兒曾經的軍裝相媲美。我們一家三代的軍人情結,一直激勵着我們努力着,奮鬥着。

八一建軍節,祝所有當兵的人與曾經當過兵的人,節日快樂!

女兒

媽媽和大姨(大姨更高些)

女兒

媽媽是班長

這是本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