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師亦友老仙翁,賞蘇軾之《西江月》平山堂


平山堂位於揚州城西北大明寺側,爲宋仁宗慶曆八年(1048年)歐陽修任揚州知州時所建。葉夢得稱此堂"壯麗爲淮南第一",由於一其所在地勢甚高,江南諸山拱列檐下,歷歷在目,似與堂平,所以名曰“平山"。又因其以歐蘇之詞,遂令地重,經過此地的文人墨客無不吟詠緬懷。

蘇軾曾三過平山堂,第三次經過平山堂,這一年是1079年,四十四歲的蘇軾與自已的恩師歐陽修分別已近十年。悵然回首,彈指間半生倏忽而過。斯人已逝,字跡尤存,平山堂壁上龍蛇飛舞的遺草,字字句句揮酒着老仙翁的風采。於是揮筆寫下這首《西江月》平山堂。

西江月.平山堂
三過平山堂下,半生彈指聲中。十年不見老仙翁,壁上龍蛇飛舞。
欲弔文章太守,仍歌楊柳春風。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皆夢。

歐陽修雖自稱"醉翁",其實與蘇軾一樣,皆爲喜酒而不能多飲的人。1071年,蘇軾最後一次繞道穎州去見恩師,一位仙風道骨的文壇盟主與一位風頭正盛的後起之秀,在穎州西湖設宴暢飲。師生二人,宴飲之樂並不在酒,而在酒後的壯懷激烈,豪氣千雲。蘇軾有詩《陪歐陽公宴西湖》

謂公方壯須似雪,謂公已老光浮頰。

朅來湖上飲美酒,醉後劇談猶激烈。

誰料此次競成永別,次年歐公就駕鶴西遊了。聞聽噩耗,蘇軾含淚寫下祭文:上爲天下慟,慟赤子無所仰庇;下以哭其私,雖不肖而承師教。

最理想的師生,不僅是“傳道、授業、解惑”。而且是相知、默契的友人,歐陽修和蘇軾,恰是這一種。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