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原生家庭的“有毒父母”——0730繪本《不怕不怕,小螃蟹》

《不怕不怕,小螃蟹》克里斯·霍頓Chris Haughton,愛爾蘭藝術頑童,天才創意作家,也是孩子王,被翻譯成23種語言,在13個國家獲得幾十項大獎,包括中國陳伯吹兒童文學獎、德國萊比錫書展大獎、國際青年圖書館白烏鴉獎、入圍英國凱特·格林納威大獎等。代表作《小小迷路了》《別這樣,小乖》《噓!我們有個計劃》《大家晚安》,都是網上有上萬條評論的熱賣作品。

他的作品偏低齡孩子,注重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心理感受和行爲習慣。比如:

《噓!我們有個計劃》,大哥們帶着小弟弟去捕鳥,善良的小弟弟招來了很多鳥朋友,故事讀完,大概率孩子會養成兩個口頭禪,主動說“你好......”和“我有個計劃”。

《別這樣,小乖》裏有一隻冒着傻氣又可愛的小狗,它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搗亂,可即便這樣,它的小主人還是特別特別愛他,孩子們會對號入座,這小乖就是我呀,孩子知道自己做得不對,這已經走出了改變自己的第一步。

今天這本《不怕不怕,小螃蟹》裏是大小兩隻螃蟹,母與子,小螃蟹一開始自信滿滿地想要去大海玩,可一到大海邊就發怵了,在大螃蟹的鼓勵下,小螃蟹戰戰兢兢走進大海,一旦進入了,就不覺得可怕了,還比陸地上更好玩,交到了新朋友。

很簡單的故事,但是能讓2、3歲的孩子感觸很深,他們這個年齡剛剛開始想探索,又害怕,正好對號入座,從小螃蟹的心路歷程中共情到自己,無形中給了孩子勇敢走出第一步的勇氣。

這低年齡段孩子的繪本,很重要一個功能,就是要讓父母從中受到啓發,這本書中的大螃蟹,就是在給父母樹立榜樣,讓父母參考學習。

“孝文化”之下,中國家庭更易形成“指令與接受”的行爲模式,變成一種“習以爲常”,貫穿孩子的一生,最終變成了一種文化上的共同認知…...孩子雖然長大了,但其實父母仍然在“控制”他的行爲和感受,或者說“支配”孩子的生活。“我這都是爲你好”、“我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拉扯大了,你卻......”、“寶貝,你可是我當媽的一切呀”,諸如此類的口頭禪,其實都是“操控型”父母的外顯。

在這種行爲模式下,很可能養成孩子過度順從過度叛逆。就好比,我媽是語文老師,一直緊緊盯着小時候的我,做各種閱讀、各種練習,但我偏就把語文考砸,讓她這個語文教研組長的臉面掛不住……

過度順從過度叛逆,兩個看似相悖的行爲,它們本質上是一回事兒,都是沒有擺脫父母爲孩子“設定”的互動模式,父母仍然在“控制”着你的感受和行爲。

那麼如何破解呢?

從孩子的角度,我們長大了,要學會自我評估,跳出陷阱,就像我現在做的,不受約束的自由閱讀和自由寫作,打破內心默認的循環,獲得身心的自由。

從父母的角度,其實也是長大了的我們,對於我們的孩子,更要打破固化的,甚至內化的“行爲模式”,變操控型爲支持型,鼓勵型,不試圖“控制”孩子的行爲和感受,而是鼓勵他們說出來,認真傾聽,給他們支持,推一把,推不動,那就停一停,等一等。

書裏的大螃蟹,建議低齡寶寶的父母們要好好學一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